廣東:珠三角城市群大氣治污率先整體達標,但部分地區水污染問題突出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13日向廣東省委、省政府反饋督察情況。截至今年2月底,督察組交辦的4350件環境問題舉報已基本辦結,責令整改6248家,立案處罰3346家,罰款1.38億元,拘留118人,約談1252人,問責684人。 督察認為,廣東省委、省政府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強化主體責任,以實際行動爭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排頭兵。珠三角地區在全國三個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區率先整體達標,創建了國家重點城市群空氣質量達標改善的成功模式,為全國大氣污染治理樹立了標桿。廣東在全國率先建立實施生態嚴格控制區空間管制政策,在珠三角地區實行最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在全國率先對火電行業實施大氣主要污染物“倍量替代”,積極探索生態補償制度。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廣東省反饋督察情況。圖片來自:環保部網站 同時,督察組指出,廣東部分地區水污染問題突出。2016年全省69條主要河流124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由2013年的85.5%,下降為77.4%。廣東省“十二五”規劃要求建成污水收集管網1.4萬公里,但實際只完成9000余公里。廣州市“十二五”計劃建設1884公里污水管網,實際只完成目標任務的31%。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市污水管網缺口達4600多公里,全市污水收集率不足50%。中山市2012年以來投資約21億元建成949公里管網,但由于工程質量不高,全市污水收集率沒有提高。 此外,廣東省環境保護推進落實存在薄弱環節,環境保護責任考核失之以寬,不擔當、不敢擔當問題比較突出。汕頭市潮陽區垃圾處理設施3年3次變更選址,至督察組進駐時仍未開工;部分地區環境問題突出。潮州市在治理三利溪黑臭問題上,不從建管截污上想辦法,而采取從韓江調水稀釋,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突出。云浮市新興江流域新興縣內1.7萬余家養殖場及散養戶絕大部分僅配套簡易治污設施,大量養殖廢水直排。 督察要求,廣東要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系統、科學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狠抓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切實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提升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水平。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對于督察中發現的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督察強調,廣東應根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和督察反饋意見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向甘肅省反饋督察情況。圖片來自:環保部網站 甘肅:蘭州大氣防治成效明顯,但全省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破壞嚴重 13日,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向甘肅省委、省政府反饋督察情況。截至2月,督察組交辦的1984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責令整改1255家,立案處罰661家,拘留32人,約談744人,問責836人。 督察認為,甘肅省十分重視環保機制建設,不斷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扎實推進蘭州等重點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強化督查問責,先后對工作不力的60余個單位和950余人實施效能問責。蘭州市2016年PM10、PM2.5年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5%以上,優良天數增加50天。 截至2016年年底,甘肅對祁連山生態保護區內大部分采礦、探礦項目實施關閉或凍結。甘肅省積極實施防沙治沙生態建設工程,2010年以來完成封山封沙、育林育草237萬畝,荒漠化、沙漠化面積分別減少38.7萬畝、14.1萬畝。加快石羊河等重點流域治理,干涸半個世紀之久的民勤青土湖形成25.2平方公里水面和106平方公里旱區濕地,局部地下水位得到恢復。 同時,督察也指出,甘肅省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一是重發展、輕保護問題較突出。2013年修訂的《甘肅省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審批管理辦法》,允許在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開采礦產,違背《礦產資源法》《自然保護區條例》上位法的規定,導致部分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采礦問題突出。2011年以來康縣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先后兩次調整范圍,調減面積占保護區總面積50%。全省《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方案》于當年11月才印發各地各部門,直到督察組進駐甘肅,才與各市(州)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致使2016年底計劃完成的“全省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8%”等目標任務無法落實到位。 二是祁連山等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問題嚴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已設置采礦、探礦權144宗,2014年國務院批準調整保護區劃界后,省國土資源廳仍然違法違規在保護區內審批和延續采礦權9宗、探礦權5宗。大規模無序采探礦活動,造成祁連山地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地表塌陷等問題突出。祁連山區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水電開發強度較大,該區域現有水電站150余座,僅黑河上游100公里河段上就有8座引水式電站,在設計、建設和運行中對生態流量考慮不足,導致部分河段出現減水甚至斷流現象。 2013年以來,全省還有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樣存在非法采礦、水電開發等違法違規問題。 三是部分地區環境風險和污染問題突出。白銀市涉重金屬企業集中,環境風險問題突出。白銀公司選礦公司去年曾相繼發生回水管道破裂、選礦礦漿泄漏等污染事故。2015年國家下達財政專項資金1.3億元用于治理東大溝重金屬污染和含鉻土壤污染,資金到賬一年有余,項目至今仍未開工。隴星銻業有限公司至今未按要求建設完成尾礦庫雨污分流工程和排污口在線監測系統。全省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滯后,一些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造成部分河流污染嚴重。山丹河流域每天有4萬余噸生活污水直排,2013年以來水質持續為劣Ⅴ類。 督察組強調,甘肅應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本報記者寇江澤 鄧 圩 柴秋實 ■鏈接 廣東中山市中心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啟動于2012年,是多年來中山規模最大的市政工程之一。2014年5月,中山市降下一場特大暴雨,城區多處出現嚴重的水浸街現象,甚至超過往年,引發對雨污分流工程效果的質疑。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結論,印證了當時的質疑。 2015年9月,因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甘肅省張掖市、甘肅省林業廳以及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接受了環保部、國家林業局的聯合約談。當年9月22日衛星遙感顯示,張掖市轄區內有20處工礦用地、40多處水電設施、3處未批先建旅游設施。其中,黑河和石羊河流域水電開發對下游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
相關閱讀:
- [ 04-13]中央環保督察組:廣東省部分地區水污染問題突出
- [ 04-13]中央環保督察組曬4省份問題清單 超千人被問責
- [ 04-13]“有錯就改 改了再犯”考驗環保督察機制
- [ 04-13]中央環保督察組曬4省份問題清單 超千人被問責
- [ 04-12]環保督察反饋:北京群眾身邊大氣污染問題亟待解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