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道 韓媒稱,華盛頓外交安全領域的專家們普遍認為,美國對朝鮮采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不高。分析認為,唐納德·特朗普總統雖然下令“考慮一切可選手段”,但從現實來看,進行軍事行動并非口頭說得那么簡單。越是曾在美國國務院等行政部門供職、有參與政策經驗的專家,越認為美國這樣做的可能性不大。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4月12日報道,在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將會轉為強攻模式的時候,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副助理國務卿李維亞指出,真正重要信息是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所說的,“目的不在于推動朝鮮政權更迭”,出乎意料地將關注點放在了朝核事件走上協商軌道的可能性。 曼斯菲爾德學會的弗蘭克·簡努奇代表說,即將誕生的韓國新一屆政府必須盡快與美國進行密切協商,打開與朝鮮對話的渠道。 對于特朗普是否真會發動對朝打擊,六位專家中有五人表示“不可能”,認為“軍事行動是極端情況下的最后選擇”。上月原打算出席朝美會談的李維亞說,“特朗普所謂的一切選擇雖然包含軍事行動,但是將這一選擇列入考慮范圍與尋求付諸落實不僅非常不一樣,還極度危險”。他表示,只有在其他手段都已全部用盡、而且美國與盟友協商后認為“情況非常急迫危險,已經別無他法”的時候,才可能采取軍事行動。 不過,他們在強調這是“極端最后手段”的同時,也認為,此舉顯示了美國將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威脅視為底線,在朝鮮這一威脅成為現實的瞬間,這個手段可能會立刻轉變成“即時應對手段”。在美國國務院工作過27年的史汀生中心主任容安瀾(美國國務院前副助理國務卿)表示,美國不可能為了先發打擊而進行先發打擊”,朝鮮半島軍事戰略權威專家波拉克研究員強調,“除非朝鮮(像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一樣)做出極端行動,否則很難想象美國政府會考慮對朝鮮使用武力”。 不過,身為軍事專家的蘭德研究所研究員布魯斯·班尼特表示,“雖然美國采取進攻性行動的可能性只有10%-20%,但針對朝鮮試射的導彈進行空中攔截等采取防御性行動的可能性卻高達70%上下”。他認為,最近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駛往朝鮮半島,不是為了用來進攻,而是旨在防御。 美國外交協會的高級研究員斯科特·斯奈德分析稱,“如果不能得到中國的合作,美國最終將選擇包括次級抵制在內的單獨制裁措施”。曾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大選陣營擔任朝鮮半島組長的簡努奇代表說,“特朗普還沒有制定朝鮮問題戰略”,“特朗普最終可能也會走上向朝鮮施加壓力、引導事件成為長期博弈的奧巴馬老路”。 報道稱,對于在朝鮮半島部署戰術核武器的可能性,大部分專家持否定立場。李維亞表示這一做法在理論上可行,但現實中幾乎沒有可能性,因為一旦在朝鮮半島部署戰術核武器,就會為朝鮮提供擁核的正當化借口,而且美國的戰術核武器本身也會成為朝鮮導彈的進攻對象。 |
相關閱讀:
- [ 10-18]美專家:半年后朝鮮“舞水端”導彈或具實戰能力
- [ 09-02]美專家稱G20峰會將助推綠色金融發展
- [ 07-08]美專家談南海仲裁:中國不參與合法 美插手有害無益
- [ 06-29]美專家稱南海仲裁案結果無拘束力
- [ 06-21]美專家破解彎曲樹之謎 或為森林標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