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種角度認識逆全球化 韓 劍 將特朗普政府打上逆全球化的標簽還為時尚早。總體看,特朗普時代的美國不會拒絕全球化,主張的并不是完全孤立的逆全球化,而是美國化的全球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后簽署了一系列行政令,包括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在美墨邊境設立圍墻、實行“禁穆令”等。無論是產業政策、貿易政策,還是移民政策、外交政策,特朗普似乎都在兌現競選時的承諾,離全球化的軌道越來越遠。人們普遍擔心,特朗普會引領一股逆全球化潮流。 然而,需要保持政治警惕的是,逆全球化可能并不是特朗普的政策目標,反倒成為他利益交換的工具、政治選舉的幌子。至少從目前的一些新政看,特朗普主張的并不是完全孤立的逆全球化,而是美國化的全球化,一種“偽逆全球化”。它有濃厚的新重商主義特征,有自由貿易的理想,但國家利益的思維模式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核心理念反對傳統的多邊主義的全球化,而致力于用各國間的雙邊協議取而代之,從“一盤棋”到“分而治之”。在特朗普看來,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規則,對發展中國家更為有利。特朗普認定在多邊規則下,美國受到巨大的損害,發展中國家用規則“搭便車”。美國對墨西哥有6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也始于北美自貿協定。大批美國公司到墨西哥設廠,使得無數美國人失業。如果在雙邊框架下,美國則可以憑借其實力和地位,隨時要求調整規則,一對一的談判可以最大限度獲取片面有利自身的談判結果。 其次,特朗普政府以美國利益為名出擊,目的在于逃避西方國家的道義責任。全球化體現為商品、資本和人口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在這三種形式中,人口自由流動難度最大,但對流入國社會的沖擊也最大。有學者認為,全球化的資本人員流動,西方堅持的民主制度,以及國家主權,這三者之間存在矛盾,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在現有體制下,全球化存在一個理論上的“不可能三角”,如果要堅持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國家治理主權,就必須控制全球化帶來的資本人員流動。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從本質上說,是為了回避全球化帶來的移民沖擊及其對民主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負面影響。美國在過去的全球化進程中不斷輸出的所謂普世價值,把自己立于“拯救者”的角色,而特朗普政府的“美國至上”卻在挑戰西方世界秩序的核心價值。 最后,特朗普政府不是不要全球化,而是不希望新興市場國家平等分享全球化的收益。21世紀的全球化,不僅是長期主導全球化的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也是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全球化不是美國和發達國家的專利。全球化需要合作、包容、互惠、共贏,需要體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訴求。特朗普政府要遏制有利于新興市場國家發展的全球化,反對不利于美國的TPP、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等,他要的是唯美國利益、排他性的全球化。 目前將特朗普政府打上逆全球化的標簽還為時尚早。特朗普政府追求的是“美國至上”、美國利益最大化的全球化。我們要看到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的務實主義本質,再去考量其會不會終結全球化。特朗普政府或許會在局部領域為了本國利益與其他國家發生沖突,但絕不會采取兩敗俱傷的方式做出違背全球化歷史潮流的行動。總體來看,特朗普時代的美國不會拒絕全球化,只是不想再為全球化提供公共產品,不愿與其他國家平等分享全球化收益。 (作者為南京大學教授) |
相關閱讀:
- [ 03-13]專訪:中國將引領未來全球化
- [ 03-10]英國亞洲問題專家:中國將引領全球化深入發展
- [ 03-07]引導和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
- [ 02-20]慕尼黑安全會議與會者力挺多邊主義和全球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