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0日電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今日介紹,2017年一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明顯緩解,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今年以來人民幣貶值預期明顯減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介紹2017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山西太原,銀行工作人員展示人民幣、美元。 張云攝 王春英介紹,2017年一季度,全球經濟繼續緩慢復蘇,國際金融市場運行相對平穩;我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發展勢頭,經濟增速略有回升,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 王春英表示,總體來看,一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明顯緩解,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 王春英介紹,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7年一季度,銀行累計結匯2.5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755億美元),售匯2.8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4163億美元),結售匯逆差2815億元人民幣(折合409億美元)。 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2017年一季度,累計涉外收入4.6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6775億美元),對外付款4.84萬億元人民幣(折合7027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736億元人民幣(折合252億美元)。 資料圖。張云 攝 王春英介紹,2017年一季度,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逆差大幅下降。2017年一季度,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同比增長7%,售匯同比下降12%,結售匯逆差409億美元,同比下降67%;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長2%,支出同比下降9%,涉外收付款逆差252億美元,同比下降78%;其中,涉外外匯收付款順差3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逆差366億美元。 第二,外匯供求逐步趨向基本平衡。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7年1月份逆差192億美元,較2016年12月份463億美元的逆差明顯收窄,2、3月份逆差分別為101億和116億美元。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逐月收窄,1至3月份分別為156億、101億和70億美元。如綜合考慮即期、遠期結售匯以及期權等相關影響因素,2月以來我國外匯供求呈現基本平衡。此外,從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這一方面看,1月份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97億美元,2月份順差19億美元,3月份逆差174億美元,2016年月均逆差254億美元。 第三,售匯率同比明顯下降,企業外匯融資規模回升。2017年一季度,衡量企業購匯動機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8%,較2016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說明企業購匯更趨理性,購匯償還外匯融資的情況減少。2017年以來,境內外匯貸款余額逐月回升,一季度累計增加113億美元,此前兩年多的時間里大部分表現為持續下降;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融資余額進一步上升170億美元,其中,外幣融資余額上升222億美元。 山西太原銀行工作人員正在展示人民幣、美元。 張云攝 第四,結匯率同比有所上升,個人境內外匯存款由升轉降。2017年一季度,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2%,較上年同期上升3個百分點,說明市場主體結匯意愿有所增強。從個人境內外匯存款看,一季度余額累計增加3億美元,較2016年同期少增112億美元。其中,1月份個人境內外匯存款余額上升19億美元,2、3月份每月都下降8億美元左右。 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逆差下降。2017年一季度,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同比增長153%,遠期售匯簽約下降25%,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34億美元,下降91%。其中,1月份遠期結售匯逆差80億美元,2月份轉為順差47億美元,3月份基本平衡,說明今年以來人民幣貶值預期明顯減弱。 |
相關閱讀:
- [ 03-08]跨境資金流動平衡 中國外儲重回“3萬億”關口
- [ 02-21]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明顯緩解 專家:中國對境外資金吸引力將維持高位
- [ 11-17]工行獲批“港股通”跨境資金結算銀行資格
- [ 09-23]外匯局重申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檢查違規資金流出
- [ 08-16]外匯局:7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在正常范圍內有所波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