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3·18新政”使得一些人失去購房資格,而其中有一部分購房者是在新政之前就已經簽訂了購房合同并交納了房款,卻遲遲沒有等到網簽?!?·18”新政一出,這些人成了最焦灼和苦惱的一群人。 如今這群人可以舒展眉頭了。長沙市住建委日前下發通知,3月18日及之前已簽訂認購書并能提供交付房款入賬憑證,且符合政策的,按原政策執行。 紅網長沙4月21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劉李)4月19日,長沙市住建委發出《關于執行“長政辦函〔2017〕38號”文件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3月18日及之前未完成購房合同網簽,但已簽訂認購書并能提供交付房款(含定金、首付款或部分房款)的銀行入賬憑證原件,且各款項按《關于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通知》(長政函〔2016〕261號)規定辦理的,可按原政策執行。 “謝天謝地,差點就上不了車。我在2月份已繳納首付,并簽訂了購房合同和完成了面簽。318新政一出來,我就慌了神,以為自己被限購了?!币晃粊碜猿5碌囊ο壬硎?這個細則出來,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根據通知,這部分人群完成網簽的具體流程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商品房期現房交易及預售資金監管系統錄入購房者的基本資料,并將基本資料、銀行付款憑證及入賬明細、認購書報長沙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房地產開發企業對所報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經長沙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審核通過后,逐步有序完成購房合同網簽。 通知要求,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依法依規,履行相應主體責任,嚴格執行調控政策,對不符合條件交易行為要及時整改糾正,不得侵害當事人合法權益。對符合條件的交易行為,通過我市商品房期現房交易及預售資金監管程序辦理網簽備案。 據瀟湘晨報記者了解,此前,廣州、成都等城市均出臺了類似政策對新政之后遺留的問題進行解決。 記者從長沙一些樓盤處了解到,很多置業顧問已經開始通知尚未辦理退房手續的購房者著手進行網簽事宜。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長沙樓市調控成效明顯,但“一刀切”的做法或許會存在一定問題。此次細則的出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之前的遺留問題。 焦點一 按政策操作“我們也沒辦法” 新政實施后,外地和外省的購房者受影響最明顯,長沙不少樓盤都遭遇了大規模退房的情況。不少沒有網簽的購房者,因為不符合購房身份,只能選擇退房。 “已經退房的我們也沒辦法,我們都是按政策操作的?!遍L沙南城某樓盤的營銷負責人表示,政策調整屬于不可抗力,已經退房、退款的購房者無法恢復交易,“此前還有很多不愿意退房的業主,這次終于熬過來了?!?/p> 他還表示,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熱門板塊的樓盤,受新政影響的購房者普遍傾向于不退房、努力籌錢付首付。而一些非熱門或邊緣的板塊,或者一些品牌質量比較一般的樓盤,有些購房者擔心樓市在連番出臺的限購政策后會進入拐點,因此要求退房的會多些。 焦點二 從嚴查處各類住房騙購行為 通知明確,3月18日及之前未完成購房合同網簽,但已簽訂認購書并能提供交付房款(含定金、首付款或部分房款)的銀行入賬憑證原件,可按原政策執行。換言之,沒有網簽但能證明給了錢的也按原政策執行。 針對會不會有買家網簽時間造假的疑問,長沙市住建委的工作人員回應,網簽系統完全由房管部門對每個合同進行實時監管,系統中的簽約時間是有記錄的,不可能造假。 至于銀行入賬憑證是否有造假的可能,工作人員表示,銀行入賬憑證也是有時間記錄的。主管部門會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從嚴查處各類住房騙購行為,對提供虛假購房資料的,對教唆、協助購房人偽造證明材料、騙取購房資格的中介機構都會加大執法力度。 焦點三 一個樓盤上周就退房近百套 陽光城地產湖南區域總裁陳良良表示,本輪調控主要是針對非長沙市戶口多套房客戶限購并提高門檻,長沙購房者地級市客戶占比較大,該類客戶的改善性需求受到抑制,是受影響最明顯的客群。 首付門檻則主要影響價格偏高的樓盤,首付比例上調后,購房的門檻提高了,購房者在買房時受制于高額的首付不得不冷靜下來,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和資金狀況重新進行理性評判。 長沙新政“限外不限內”,限購出臺以來到底影響了多少人?從記者隨機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只要有外省來的購房客戶或者非本市戶籍客戶,幾乎每個在售樓盤都受到了影響。如高鐵新城一樓盤上周退房近百套,另一樓盤退房超過50套;金星北一樓盤前不久退房客戶也有幾十位,梅溪湖一樓盤前不久退房也達到了三四十套。 |
相關閱讀:
- [ 04-10]長沙“花甲”老人湖面吊橋秀太極
- [ 03-30]長沙一水泥罐體發生坍塌 目前仍有3人失聯
- [ 03-28]清流縣醫院護士長沙龍 解難題增活力促發展
- [ 03-28]長沙舞者“花?!敝刑爬?/a>
- [ 03-22]湖南省對臺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