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李克強總理和這位農民田間聊啥聊了這么久?
2017-04-21 20:19: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王祥楠 |
分享到:
|
中新社濟南4月21日電 題:李克強總理和這位農民田間聊啥聊了這么久? 中新社記者 郭金超 “口墑相當好,有80%的水分了。底墑也不錯!”“根系長得很好,今年苗情不錯!”李克強蹲在田間,熟稔地翻開泥土察看墑情,并拔起一株麥苗仔細觀察根系。 中新社劉震 攝 4月20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天下午走進濟南市歷城區曲家村的一處麥田。農俗說,谷得雨而生。谷雨前后,天氣較暖,降雨量增加,利于春作物播種生長。前一晚濟南剛剛下了一場小雨,似乎正預示著“谷雨至、耕種忙”。 “我這里的品種,一畝地能打個一千一二百斤吧。”正在地里忙農活的村民孫玉河向李克強總理介紹起自己經營的這片麥田的耕種情況。 李克強當知青時曾做過大隊支書。而孫玉河也當過生產小隊長。兩位莊稼“老把式”站在麥田里,很內行地聊起了農事,足足聊了20多分鐘。 “這田深耕多少?”李克強問。 “50公分。”孫玉河答。 “深翻土地用多少馬力的機械?” “120馬力。” “你算過賬沒有,現在耕種一畝地小麥,從種到收,用工要用多少天?” “因為機械化了,大概六七個工就可以。” 今年59歲的孫玉河在土地里摸爬滾打了35年。之前,在自家7畝多的承包地里刨食,一年下來并無多少賺頭。2014年,孫玉河依托流轉的300畝土地,按照股份制成立順源農機合作社,并任理事長。合作社規模化經營,進行小麥—水稻輪作,取得不錯的收益。 李克強仔細詢問合作社的土地流轉形式、利潤分配以及耕作等情況。 “按照你預計的收成,今年一畝地收益能有多少?”李克強問。 孫玉河告訴總理,由于近期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大家擔心今年的種糧收益會有所減少。李克強聽完立即說道:“你們放心,國家對小麥和水稻有托市收購價。” “今年的苗情不錯,應該是個豐收年。但不光要豐收,還要做強!”對此,李克強給孫玉河支了三招: “第一,堅持走合作社路子,發展多種適度規模經營。”李克強說,此舉不僅不會改變農民的承包權,還可以讓他們以土地實現入股。把田埂打掉后,至少還能增加10%—15%的耕地。 孫玉河的農機合作社集資購買了價值幾百萬元(人民幣)的農用機械,并提供農機服務,實現了收入多元化。李克強對此予以肯定,指出第二招就是要拓展農機服務,做好亦農亦工。 李克強繼續說道,第三還要改良品種。孫玉河在經營的300畝土地上種的是高筋小麥,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李克強說,種子上還有很大改良空間,同時要發展訂單農業,以精細化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完) |
相關閱讀:
- [ 04-21]李克強:以醫聯體之“通”,破解群眾看病之“痛”
- [ 04-20]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04-18]李克強會見莫蓋里尼:推進中國—歐盟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 [ 04-18]李克強:落實新發展理念要求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 [ 04-17]李克強:深化教育改革激發更大活力 貫徹創新戰略贏得發展未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