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正考慮以法律手段給社交網站制定統一規則,從而能更有效地遏制網絡仇視性言論和虛假新聞。 歐洲國家當前恐怖襲擊風險加劇,民粹和排外情緒抬頭,社交網站上的煽動性內容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網站運營商受到的壓力與日俱增。 路透社22日報道,在一份政策文件草案中,歐盟委員會指出,當前網站在刪除宣揚恐怖主義、仇視性言論、兒童色情和侵犯知識產權等非法內容方面的做法“高度不一致”,從而在一些情況下“削弱了”刪除有害內容行動的“有效性”,使煽動恐怖主義等言論得以長時間存在。 大型社交網絡運營商臉書、推特、優兔和微軟去年同意遵從歐盟打擊網絡仇視性言論的行為準則,在24小時內刪除發布在網上的仇視性言論,但歐盟委員會要求他們行動更為迅速。 這份文件草案是歐盟為創設數字單一市場所做準備的一部分。草案說,歐盟委員會可能在今年年底前提出措施,以解決“網絡平臺就刪除非法內容的法律不一致和不確定性”。 “更透明和可預見的環境將激勵網絡平臺采取主動措施,維護健康的網絡生態,”這份草案說。一名歐盟官員披露,按照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的一項原則,運營商如果今后能積極主動地搜索各自網絡平臺中的非法內容,則不必對出現在平臺中的非法內容承擔責任,意在激勵運營商自覺對這類內容采取監控措施。 歐盟成員國中,德國政府本月初批準一項法律草案,強化清理網絡非法內容。根據這份草案,社交網絡運營商必須在收到舉報24小時內刪除或屏蔽明顯違法的內容;在7天內對性質較為模糊的內容做出處理;必須對舉報人反饋處理結果。如果運營商未在規定時間內刪除或屏蔽違法內容,將面臨最高5000萬歐元罰款,運營商在德國的主管則面臨最高500萬歐元罰款。 德國司法部長海科·馬斯當時說,他將尋求在歐盟層面推行類似措施。 德國政府調查顯示,盡管社交網絡運營商簽署了打擊仇視性言論的行為準則,但是臉書公司只刪除了39%的違法網絡內容,推特則做得更差,僅刪除了1%。 馬斯說,“社交網絡上的非法煽動與街頭的非法煽動同樣不可容忍”,言論自由不得違反法律。(惠曉霜)(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4-21]法大選結果若爆冷怎么辦?歐盟:未準備“B計劃”
- [ 04-19]土耳其難以再“愛”歐盟 或將就加入歐盟問題進行公投
- [ 04-19]特朗普致電祝賀埃爾多安 與歐盟國家領導人表態對比鮮明
- [ 04-17]歐盟官員吁土在實現憲法修正時取得居民最大共識
- [ 04-14]劍指俄羅斯?北約與歐盟多國聯手防范混合威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