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產經商報》4月17日刊登《中國中小城市正在為“二孩”苦惱》的報道稱,中國2015年廢除獨生子女政策以來,中國的中小城市正苦于應對“嬰兒潮”。有專家指出,產科、兒科和幼兒園即將爆滿,也有些城市已陷入難以應對嬰兒出生數增加的困境。 預防接種需預約等待數日 報道稱,在有50萬人口的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醫院預防接種中心人多擁擠,為讓兒童打預防針,父母需要先行預約然后等上數天。 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的一家醫院,由于擔架數不夠,醫院只好利用木制擔架轉移產婦。為緩解產科人滿為患的局面,烏蘭浩特市將一棟建筑改造為產科醫院,但醫生人手不夠的情況無法得到迅速改善。 報道稱,中華女子學院教授孫曉梅指出了這一問題。在中國,為確保勞動力,呼吁進一步放開生育政策的呼聲日益高漲。但孫曉梅指出,從小城市和城鎮的現狀來看,進一步放開生育政策顯然為時尚早。 孫曉梅表示,呼吁立即撤銷“二孩政策”進一步放開生育政策的人口統計學家及其他人有必要去小城鎮看看醫院的情況,他們可能僅僅根據大城市的情況就得出結論,但情況不像他們想的那樣。 2012年以來,中國的勞動人口一直處于下降狀態,隨著工資上漲,勞動力減少威脅到出口部門的競爭力。由于年輕人比例下降,經濟活力也受到威脅。根據這一現狀,人口統計學家們呼吁政府出臺獎勵措施,鼓勵多生。 受數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影響,傾向于少生孩子的觀念在社會上已根深蒂固。由于大城市撫養孩子的成本高漲,出生率得不到明顯提高。2015年10月,中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政府預計之后20年每年新生人口將增加400萬,但去年的新生人口僅為1786萬人左右,比前年僅增加約131萬人。 全國政協委員李葳表示,不能僅僅因為資源不足就繼續實行不合理的政策,即使現在立即全面取消限制也難以很快解決人口問題。 李葳在廣東省江門市擔任市長12年,他親眼看到工廠是如何一步一步面臨招工難問題的。他表示,沒有勞動力,怎么發展經濟?有必要為立即提高出生率而采取對策。 |
相關閱讀:
- [ 02-22]美媒:中國中小城市也有僵尸企業 需淘汰過剩產能
- [ 06-03]媒體:澳洲企業瞄準中國開放二孩政策 爭取商機
- [ 05-12]外媒: 一項調查顯示中國60%職業女性不要二孩
- [ 02-29]韓媒稱中國80后不愿生二孩:贍養雙方父母都吃力
- [ 02-19]經濟負擔重 韓國單身人士憂養不起二孩
- [ 12-25]美媒盤點2015年十大社會事件 “二孩”政策在列
- [ 10-30]放開二孩政策引全民熱議 人口政策的“歷史性事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