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6日報道,生物倫理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未來的計算機或許能夠在人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對人類的思想進行收集、儲存甚至刪除。 生物倫理學家在研究中表示,與人類大腦相關的神經技術未來將更加先進,應用也更廣泛,但同時也會被黑客盯上。他們會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入侵人們的思想,窺探大腦中的想法甚至可以將其刪除。 神經技術的發展將大腦成像和人機交互等技術帶離醫學上的臨床應用,帶入消費領域。如此一來,雖然這類技術的進步可能會有益于個人和整個社會,但確實存在被濫用的風險。研究人員認為,這會給個人自由帶來意想不到的威脅。 研究報告的聯合作者羅伯托·安多爾諾教授解釋稱,大腦成像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刑事法庭中也出現了關于其合法性的討論。大腦成像技術不僅被用于評估嫌疑人的刑事犯罪責任或重新犯罪的風險,消費品公司也在用它來了解客戶的消費行為,進而從消費者身上獲得企業想要的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神經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該技術有可能被黑客入侵,人們的思想也可能因此遭到入侵。用來控制消費者行為的人機交互技術如果被第三方攻擊,可能對使用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損害。 報告還指出,由于這類技術不斷發展,有關的人權法也應與時俱進。新法律要保護人類的思想自由,使之不受侵犯。同時,研究人員也警告稱,神經技術的發展可能在未來威脅和侵犯人類的思想隱私。 該報告的作者們建議在不久的將來出臺四項新的人權法,防止隱私等被別有用心者利用。這些人權法涉及公民的認知自由、精神隱私、精神完整性以及心理連續性等權利。 報告的主要作者、瑞士巴塞爾大學生物醫學倫理研究所博士生馬爾塞洛·延卡說:“思想被認為是個人自由和自我決定的最后庇護所,然而神經工程學、腦成像科技和神經技術的發展進步將思想自由置于危險境地。” 延卡還表示,在研究中所提出的立法建議將賦予公民對具有強迫性及侵略性的神經技術說“不”的權利,同時為神經技術所收集的數據提供隱私保護,防止人們的思想受到神經技術濫用的傷害。 |
相關閱讀:
- [ 04-18]外交部: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思想必須徹底根除
- [ 04-14]與宗教極端思想有關?多特蒙德爆炸案嫌犯被捕
- [ 04-13]安倍政府為右翼思想進校園撐腰 日本教育右傾化加劇
- [ 04-13]安倍政府為右翼思想進校園撐腰 日本教育右傾化加劇
- [ 11-24]以色列出土罕見古代雕像 造型酷似《思想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