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8日電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道,特朗普這位“門外漢”入主白宮即將迎來第100天。短短百日內,國際舞臺上有跌宕、有奇變,看點不少。從亞洲安全到美俄關系,從自由貿易到氣候變化,從七個方面審視世界形勢以及美國和世界關系發生的變化。

資料圖:美國總統特朗普。
一、亞洲緊張局勢持續升溫
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亞洲局勢持續緊張。特朗普曾表示,日本和韓國對美國依賴過重,最好應該有自己的核彈。
另一方面,遏制朝鮮的任務現在擺到了特朗普面前,之前歷任美國總統都曾盡量回避。奧巴馬任期內,美國的朝鮮政策被稱為“戰略耐心”—用制裁壓制朝鮮,勸說其他國家一起行動;然后:等,直到朝鮮放棄。
但是,特朗普的副手彭斯說,美國“戰略耐心的時代結束了?!?/p>
白宮表示,“所有的選項都擺在桌面上”;特朗普宣布將“無敵艦隊”派往朝鮮半島海域。美國發出可能采取軍事行動的信號。
不過,僅10天之后,局勢變得更加難解:特朗普說他派往朝鮮半島的美國航母打擊群其實正在駛向反方向。白宮后來澄清艦隊所在位置、堅持說它仍將前往既定目的地。
特朗普的下步舉措現在不得而知。但是,今后幾年,朝鮮在國際政治版圖上將繼續是個熱點、而且還可能繼續升溫。

資料圖:俄羅斯總統普京。
二、美俄關系更加復雜
在競選過程中,特朗普曾經贊揚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強大的領袖,他盼望著雙方能有良好關系。但后來,美國情報部門判定,俄羅斯黑客曾在美國大選中侵入民主黨電郵賬號。
特朗普原本拒絕承認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但今年1月他突然改口,承認俄羅斯在大選期間對民主黨方面實施網絡攻擊。
不過,與俄羅斯的關系依然繼續困擾特朗普。在他就職典禮前不久,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因為因“通俄門”被迫辭職。
特朗普說,他希望一開始就信任普京,但“可能根本持續不了太久?!?/p>
看起來,這還真是沒持續太久。敘利亞政府軍被指使用化學武器之后,美俄關系急轉直下。特朗普后來說,美俄關系“或許到了最低點”,如果能改善那就“太棒了”,但是他警告,(事實)“可能恰好相反”。

三、北約走出白宮冷宮
特朗普曾批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過時,應該報廢,他形容北約成員是占美國慷慨之便宜而不知感恩的盟友。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2月也警告北約成員,如果不把軍費開支提高到GDP百分之二的話,華盛頓將“調整(對北約)的承諾”。
特朗普說,他的強硬措辭結果不錯:“錢滾滾涌入”。但是分析人士指出,根據2014年的協議,一些國家已經在增加國防開支。
不過4月間,在一次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向特朗普表示感謝,他說,你對“分享負擔強烈關注”、我們已經開始見到效果。
同時,特朗普好像也改變了初心,說北約“不再過時”,恐怖主義威脅凸顯出北約同盟的重要性,他還呼吁北約成員加大努力、幫助伊拉克和阿富汗這些“伙伴”。

資料圖: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波特號發射導彈空襲敘利亞的瞬間。
四、“世界警察”再次動武
奧巴馬當選時承諾要結束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就連敘利亞戰爭之殘酷有目共睹時,奧巴馬也堅信,軍事干預將是代價沉重的失敗。奧巴馬當局更加著重提供人道救援、向溫和的敘利亞反派提供一些資助、推動?;鹫勁泻蜖幦⒗麃喛偨y阿薩德下臺的政治協商。
特朗普原來也反對美國在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并說應該更加關注內政。比如,他2013年曾發“推特”說,“忘了敘利亞吧,讓美國重新偉大。”
所以,特朗普4月時下令美國導彈空襲敘利亞政府的空軍基地,他的轉向幅度相當明顯。發射導彈,是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美國第一次直接打擊敘利亞政府目標,特朗普的政策顯然發生重大轉變。
幾天之后,特朗普的美國再次展示軍事肌肉,這一次是用“炸彈之母”打擊在阿富汗的“伊斯蘭國”?!罢◤椫浮笔敲绹畲笮统R幬淦?,研發15年來首次在實戰中使用。
加上美國考慮增加軍費開支,至少目前看來,曾被稱為“世界警察”的美國將在世界沖突中扮演更強硬的角色。

資料圖: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
五、自由貿易前景不明
在貿易政策方面,特朗普考慮推動美國和世界做生意方式的最大改革。他威脅廢除已有的自由貿易協定,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特朗普說這讓美國失去了工作機會。他甚至提議美國可能退出世界貿易組織。
自從贏得大選以來,特朗普的重點是威脅大公司,特別是汽車制造商。他還提議給墨西哥制造的產品征收35%關稅。
但是,特朗普的“改革”到底要走多遠,目前還不清楚。
不過,他上任第一天就宣布放棄奧巴馬政府商定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還有待美國國會批準,但是特朗普頒發行政命令,美國退出。
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核心是要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縮小貿易赤字,給美國人拿到“好交易”。
迄今,他已經簽署行政令,重審外國工人簽證計劃,重審各項自由貿易協定中的豁免條款,看看在政府全球采購中,是否有外國公司“鉆空子”、侵犯了美國利益。

資料圖:美國總統特朗普。
六、氣候變化重新考慮
特朗普曾經承諾,上任百天之內“廢除”巴黎氣候協議。目前這還沒成為事實,據報,他的高級顧問班子現在也意見分歧。不過,在扭轉奧巴馬制定的那些氣候變化政策方面,特朗普已經邁出了幾大步。
他在3月簽署行政命令,廢除奧巴馬的“清潔電力計劃”。他說這樣做很有必要,將確保美國能源獨立、工作機會。但是環保組織警告,廢除原有規定將在國內外帶來嚴重后果。
特朗普還曾多次否認氣候變化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說法,他說,氣候變化根本就是“騙局”。
但是,和其他許多問題一樣,特朗普也曾發表過對立性觀點。去年11月特朗普曾承認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之間“有一些聯系”、他會“看一看”巴黎協議、而不是已經決定美國將退出。
《紐約時報》說,還存在“法律和程序上的路障”,限制特朗普全盤推翻美國的氣候政策。不過,批評人士認為,特朗普的立場可能導致其他不情愿的國家懷疑氣候變化問題、不再努力減排。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7月14日,奧地利維也納,伊核問題六國、歐盟和伊朗在維也納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
七、伊核協議節外生枝
對于奧巴馬來說,解除制裁、伊朗保證放棄開發核武器是“歷史性”的協議。但是特朗普卻說,“這可能是我所見過的最糟糕的”。
他說,撕毀這個協議將是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務”,不過他并沒有具體說他打算怎么辦。
現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全面重審美國對伊朗政策。4月19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發表講話,全盤否定2015年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簽署的全面協議,并將伊朗與朝鮮相提并論,警告稱美國已經失去“戰略耐心”,不排除美國單邊退出伊核協議的可能性。
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敦促特朗普遵守核協議。他說,協議是和幾個世界大國共同達成的,美國應該尊重。
特朗普上任,美國和伊朗關系沒有一個好起點:伊朗試射彈道導彈之后,美國推出新的制裁措施。伊朗則回以報復,對15家美國公司采取制裁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