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工人正在進行作業。趙怡攝 什么原因讓這家企業“起死回生”?公司常務副總易發考認為,這一切源于政府的支持,以及企業通過自身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歷經三次重組而實現的由弱轉強。 “因為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從自身找原因,注重變革,利用創新的思維破解困局。同時,企業注重知識的積累,注重對產品以及技術積累,一旦有機會,就可以抓住市場。”易發考說。 黑龍江的“老字號”主要集中在裝備、能源、石化、食品等傳統產業領域。如今,這些老字號經過改造升級,大有“老樹發新芽”之勢。2016年年終,“駕船出海”的老牌國企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重振往日雄風,簽下印尼百億大單。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齊齊哈爾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老字號”通過技術改造、產業重組等把存量資源轉化為新的增量。 深度開發“原字號”轉換發展動能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2016年,該省農業生產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糧食總產達到1211.7億斤,糧食總產量、商品量和調出量連續六年全國第一。然而,令人欣喜的數字背后卻有著現實的尷尬,量大質優的農產品賣不上好價錢。 如何破題?面向市場做好“農頭工尾”“糧頭食尾”。 佳木斯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業綜合開發實驗基地,是大米主產區,水稻種植面積600萬畝,預計2020年達到800萬畝。但水稻生產中,存在農民種糧時愁品種和技術,秋收后愁銷路和運輸,農民收入難保證等一系列的問題;而水稻加工業又面臨“小、散、低”的瓶頸困擾,產品單一,副產品米糠一般只做豬飼料,另一副產品稻殼被廢棄,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如今,隨著益海(佳木斯)糧油加工項目的落地投產,一種集“訂單農業—精深加工—產品名牌化—副產品綜合利用—高科技產品研發”為一體的“水稻循環經濟模式”,將水稻“吃干榨凈”。 |
相關閱讀:
- [ 02-11]黑龍江東北虎林園:老虎越冬“增膘”露“福相”
- [ 12-22]黑龍江森工林區經濟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 [ 12-07]黑龍江伊春邊防支隊新兵潑水成冰
- [ 12-01]黑龍江激活內生動力謀突破 “老字號”自主研發推升級
- [ 10-11]黑龍江衛視推新資源:含《魔術師》《超級寢室》等
- [ 09-09]《女怕嫁錯郎》登山東黑龍江衛視 閆學晶化身勵志姐
- [ 08-25]黑龍江拍到新東北豹活動圖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