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天氣狀況較差的情況下深潛歸來。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向陽紅09”船4月29日電(記者劉詩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9日攀登南海中部的珍貝海山,獲得珍貴玄武巖樣品。 “樣品獲取不易,這塊5公斤重的‘石頭’價值不菲,為研究新生代南海海山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基礎,對研究南海構造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學家石學法說。 隨“蛟龍”號第一次下潛的石學法,是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海洋地質研究室主任。他說,這是科學界第一次沿南海海山的一條剖面自下向上進行系統觀察和取樣。除獲得玄武巖樣品之外,“蛟龍”號還獲取了沉積物、近底海水和生物樣品,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和照片資料。 “蛟龍”號當天攀登珍貝海山,是本航段的第3次下潛,也是“蛟龍”號總共第136次下潛,由女實習潛航員張奕主駕駛。“蛟龍”號7時12分入水,16時47分回收至甲板,在水中停留9小時35分鐘,海底作業5小時59分鐘,最大潛深2930米。 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現場指揮部決定,30日進行“蛟龍”號第137次下潛作業,在第136次基礎上,繼續對珍貝海山進行近底觀察,拍攝海底巖石分布、海底地形地貌和巨型底棲生物,獲取玄武巖、沉積物、生物等樣品。同時,開展實習潛航員主駕駛下潛培訓。 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預報員胡金磊說:“今天‘蛟龍’號下潛時陣風達到6級、海浪超過兩米,是這些天已進行的3次下潛中天氣狀況最差的一次。預計30日‘蛟龍’號下潛時海況好轉,未來幾天對下潛來說預計也都是不錯的天氣。” |
相關閱讀:
- [ 09-29]“創科博覽2016”香港開幕 “國之重器”受市民熱捧
- [ 12-16]蛟龍號技術首次商用 全通透載客潛水器試運營
- [ 09-18]蛟龍號裝備科普基地落戶福州 規劃建設6大功能區
- [ 06-21]本屆“6·18”:科技敲響生活之門
- [ 06-18]"6·18"今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創新真酷
- [ 06-18]“6·18”今開展 創新真的很酷
- [ 06-18]6·18新奇產品亮眼:高大上陽臺蔬菜機不用人打理
- [ 06-17]"蛟龍號"模型可模擬駕航 "福建造"新軌道車模亮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