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日迎來和平憲法生效70周年紀念日。 就在兩天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超黨派議員團體會議上放言,聲稱要在今年這一值得紀念的時間節點,“朝修憲目標邁出歷史性的一步”。 隨著安倍政府不斷升級與美軍的軍事演練,深入日本民心的和平憲法眼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朝日新聞》3日發表社論說,造成和平憲法陷入危機的根源是安倍政權否定日本戰后道路的思想,“安倍政權缺乏日本歷代內閣堅守的謙虛和對憲法本身的敬意”,安倍本人“體驗式修憲”的論調更是令其輕賤和平憲法之意顯露無疑。 【先保自身 今年難成“修憲年”】 安倍及其領導的自由民主黨正大力謀求修憲,特別針對禁止日本參加戰爭的憲法第九條。不過,在中國國際關系學院日語系副教授紀曉晶看來,今年很難成為日本的“修憲年”。 她說,隨著“地價門”丑聞曝光,牽出了自民黨與森友學園之間的緊密聯系。目前,國會會期已經過半,在野黨對“地價門”窮追猛打,自民黨內部也出現了質疑聲。這種形勢下,安倍無法依靠自民黨在國會的優勢強行推動修憲。 “地價門”主角、森友學園理事長籠池泰典今年3月以證人身份在國會兩院接受質詢。籠池曝料說,安倍通過妻子私下塞給他100萬日元(約合6.2萬元人民幣)捐款,資助他開辦曾取名“安倍晉三紀念小學”的學校。而且,籠池泰典認為得益于“政治力量介入”,他才能以超低價格從政府方面拿到國有土地蓋學校。 雖然安倍夫婦竭力撇清與“地價門”的干系,批評籠池的證言“充滿惡意”,但共同社先前的民調顯示,多達82.5%的民眾認為政府對事件的解釋缺乏說服力。 紀曉晶認為,此外,日本天皇是忠誠的“護憲派”,他的聲音占據相當分量。去年8月,明仁天皇發表講話表達了生前退位的意愿,日本政府也定于本月向國會提交天皇退位問題報告。某種程度上說,圍繞這一問題的討論也將延緩修憲進程。 “安倍現在深陷‘地價門’丑聞,在修憲問題上必然變得謹慎,”紀曉晶說,“他下一步可能利用出訪俄羅斯等外交動作打開局面,先鞏固自身執政地位、爭取民意支持,再做修憲打算。” 【迷惑民眾 鼓吹“體驗式修憲”】 盡管短期內難有修憲的實質性動作,但安倍并沒有就此停打“小算盤”。譬如,他提出的“體驗式修憲”論調,就是在當前形勢下采取的一種折中策略。 中國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說,所謂“體驗式修憲”,是要把日本民眾誘入到修憲的框架當中,無疑帶有某種欺騙性。“嘗嘗修憲滋味”會給人一種僅僅是小打小鬧略作調整、不會對憲法實施大規模修改的錯覺。然而,一旦進入修憲的軌道,日本民眾最終將無法把控安倍政權對憲法修改的幅度。 “日本民眾支持修憲的只有三四成,安倍試圖通過‘體驗式修憲’使日本民眾被動接受微調后的憲法,進而逐步達成他徹底修改和平憲法的目的,”紀曉晶說,“一旦成為現實,日本的軍國主義傾向將大大抬頭,對東北亞和平極為不利。” 安倍“忽悠”民眾支持修憲的另一個理由,是修憲可以讓日本在安全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實行“積極的和平主義”。比如,可以以此強化日美同盟,向美國提供支持。 日本法政大學教授趙宏偉指出,安倍今年2月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會談并發表日美首腦共同聲明,美方卻把日美同盟是亞太安全“基軸”這一沿用20多年的定位改成了“基石”。安倍由此擔心日本在美國眼里的地位下降,繼而希望加快修憲進程,以凸顯日本對于美國的作用。 【暗推陰謀 欲借半島局勢發力】 日本和美國近期頻頻以“朝鮮半島危機升級”為借口,不斷加速軍事一體化的做法也令各界警惕。 日本自衛隊分別派遣艦船和戰機與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打擊群進行聯合訓練。本月1日,日本政府還高調派出“出云”號直升機驅逐艦為美軍補給艦護航。這是日本新安保法生效以來,海上自衛隊艦船首次為美國軍艦護航。 紀曉晶認為,安倍借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之際大肆擴充集體自衛權,妄圖成為半島緊張局勢的獲益者。在中國、俄羅斯積極推動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之時,安倍卻在搞模擬戰爭游戲,其背后確實有暗推修憲的“小九九”。 韓國《韓民族日報》指出,安倍政權與保守派媒體利用朝鮮半島局勢,營造出一種僅靠現有憲法不能保護日本的氣氛。北海道大學教授吉田徹告訴《朝日新聞》,在美國政府換屆、朝鮮對日本安全影響增大等背景下,修憲派更容易推銷修憲主張。 “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有利于安倍推動修憲,”周永生說,“因為日本政府可借機大肆渲染朝核問題的威脅,加深日本民眾對自身安全的擔憂和恐懼感,進而讓后者支持其修憲、加強日本的軍事力量。”(閆潔)(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5-04]安倍欲2020年修改日本和平憲法 被批“改惡暴行”
- [ 05-03]日本今迎來和平憲法70周年紀念 近6成民眾反對恢復戰爭權
- [ 05-02]馬杜羅宣布將啟動制憲大會重新制定憲法(組圖)
- [ 04-27]法國憲法委員會公布經確認的大選首輪投票結果
- [ 04-17]歐盟官員吁土在實現憲法修正時取得居民最大共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