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5月4日電 (程景偉 張毅濤)廣州警方4日通報稱,該市天河區警方日前偵破一宗合同詐騙案,被騙事主均為廣州在校大學生,涉案教育培訓公司的4名犯罪嫌疑人已經落網。該案累計涉及廣州市內多間高校400多名學生約400萬元貸款。 4月下旬,警方分別在深圳市福田區、廣州越秀區抓獲廣州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某(男,41歲,湖北宜昌人)和財務人員王某(女,26歲,廣東深圳人)。5月3日,該公司營運總監兼講師譚某(男,35歲,湖南耒陽人)、招生總監曹某(女,32歲,湖南郴州人)投案自首。 據警方透露,該公司從2015年開始,到廣州高校內舉辦免費職業指導講座,或到校園周邊派發調查問卷、舉辦微信沙龍等方式,獲取在校學生的聯系方式,然后聯系學生到位于廣州珠江新城的公司做免費就業創業能力測評和講解。 該公司的“指導老師”以“一對一”的測試形式,故意分析出學生的招聘勝任力、綜合素質等能力非常差的結果,以此打擊學生就業信心,并伺機推薦其公司所謂的“藍海計劃”。該計劃包含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多門課程,并宣稱“藍海計劃”是官方支持項目,其費用前6個月免費(實際每月先還約60元,此費用由該公司墊付),后期每月需還貸約700元,18個月還清9920元的培訓費用外加3000元左右的貸款利息。公司還口頭承諾可介紹工作和兼職、可申請退費等,誘騙學生簽訂系列合同,并由該公司直接收取貸款公司的放款。 據多名報案的學生稱,他們在“培訓”期間,發覺“課程”沒達到該公司吹噓的提高就業能力等效果。而該公司提供的兼職收入并不能支付每月700元的費用,當6個月后需要自己還貸時,學生難以支付每月的還款費用。受制于之前簽訂的“藍海計劃”意向申請書等一系列合同,學生在未能如愿申請退費后,才逐漸覺察可能被騙。(完) |
相關閱讀:
- [ 04-26]安徽警方破獲特大系列詐騙案 兩團伙騙4萬會員2億元
- [ 04-13]浙江釣魚軟件刷單特大詐騙案告破 涉案人被公訴
- [ 04-12]兩起校園貸巨額詐騙案調查:以創業的名義行騙
- [ 04-05]兩男子一年買賣9000萬條個人信息 被抓后供認詐騙案
- [ 04-01]多地現利用轉賬造假軟件詐騙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