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1972年,插隊回京探親時的習近平。 新華社發) “ 在農村插隊時,上山放羊,習近平揣著書,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聽說一個知青有《浮士德》,習近平走了30里路去借這本書。 他曾在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對青年學子們說,自己在青少年時代也非常喜歡閱讀中華文化典籍,堅持一點一滴學。直到現在,一有空就會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覺得開卷有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寶藏,一旦探秘其中,就會終生受用。 ”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年輕時讀了不少文學作品,涉獵了當時能找到的各種書籍,不僅其中許多精彩章節、雋永文字至今記憶猶新,而且從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諦。 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青春,要有擔當、勇擔當。 習近平: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 在給不同青年群體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寫下一句句語重心長的青春寄語: ——2013年12月,給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回信,贊揚他們“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標”; ——2014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寄語他們“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2014年7月,給“南京青奧會志愿者”回信,勉勵青年志愿者積極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國名片”……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習近平: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 “ 與黃土高原純樸鄉親摸爬滾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歲月,不僅讓習近平和當地老百姓結下了深厚情誼,也使他深切了解到什么是中國的農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什么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他曾坦誠地說,在他的一生中,對他幫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輩,一是我那陜北的老鄉們”。 ” 不到16歲來到黃土地時,青年時期的習近平曾一度迷惘、彷徨; 22歲離開黃土地時,習近平已經有了堅定的人生目標——“要為人民做實事”。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言一行,就是當代青年最好的成長指南。 |
相關閱讀:
- [ 05-04]習近平: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的培養
- [ 05-04]在實現中國夢中綻放青春光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 [ 05-04]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養
- [ 05-04]習近平的“青春寄語錄”:之我、之國家、之地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