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機遇,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主持人:一個人可能就是一座橋,不僅把他國的文化帶了進來,也把中國的文化帶去了其他國家,由點及面,高效傳播。習近平主席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切實推進輿論宣傳,積極宣傳“一帶一路”建設的實實在在成果,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學術研究、理論支撐、話語體系建設。這是習近平主席對理論工作者、媒體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作為傳播領域的資深專家,二位如何看待媒體在“一帶一路”中的這一責任?如何在傳遞和各國、各地區交往合作的正能量、好聲音的同時,抓住機遇加強自身建設,實現自身跨越? 程曼麗:媒體的確應該緊抓機遇,加強自身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2009年6月,《2009-2020年我國重點媒體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總體規劃》出臺。近年來,我國重點媒體無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在軟件建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在爭取國際輿論話語權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但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一帶一路”對外傳播的效果、話語權的運用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我們的主流媒體關于“一帶一路”的新聞報道大部分都集中在“一帶一路”政策措施的出臺、項目的“走出去”和落地推廣等方面,對于落地效果則普遍缺乏關注。 主流媒體應該加強轉換性話語的建設,加強符合所在國和所在地區具體情境的政策解釋和傳播,實現跨文化交流,讓中國故事能夠在跨文化的語境下展開。此外,要加強修復性話語建設。外界對“一帶一路”的期望與“一帶一路”的落地效果間會存在一些落差,對此,我們應該積極修復和完善。還要加強矯正性話語建設。我們應當負責任地把過去的故事講好,把自身的行為調整好,而不能只強調今天的合作。總之,我們應該隨時反省自問,在“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我們的釋疑解惑和輿論引導工作是不是做得到位。 主持人:謝謝您指出這么多空白點,確實為我們拓寬了思路。再聽聽于主任的建議。 于運全:這些年,我們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一直積極參與國務院新聞辦等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這三個不同的研討會都延續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媒體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與會嘉賓取得了普遍性的共識:首先,媒體要記錄好、如實地傳播好“一帶一路”建設的進程,這是媒體的本職工作。其次,媒體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在“五通”建設、貿易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融通等方面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最后,在國際合作傳播方面,要發揮我國媒體的主體作用。總之,媒體應通過跟沿線國家的同行開展合作,如聯合采訪、聯合報道等,甚至是傳播渠道上的合作,向世界講好“一帶一路”的故事。 目前,媒體應當從三個方面著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第一,加強內容建設。應該發掘更多更好的內容,發掘更多更好的故事,這就需要我們跟相關媒體合作。我們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主辦了一個“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我們想發動媒體及社會各界人士,把好故事、好素材發掘出來。第二,加強技術引領。在媒體融合領域,特別是技術融合領域,應當努力做出探索。第三,“一帶一路”不僅是面向國內的傳播,同時也是面向國際的傳播,需要做好跨文化傳播工作,去貼近國際受眾,更多地講國際受眾喜愛的“一帶一路”故事,這是我們媒體人共同的責任和努力的方向。 多方協力 征程再啟 主持人:謝謝您提出這么具體可行的建議,我們感到任重道遠、大有可為。還有十天左右,“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要召開了,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多來最高規格的論壇,這不僅是務實有效的交流盛會,也將是“一帶一路”再啟征程的新起點。各界應該如何借此契機,進一步凝聚共識,增強國際社會共建“一帶一路”的信心和力量? 程曼麗:我非常贊賞在共識的基礎上推進共建,增強各方行動的協同性,因為“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到多個部委和不同的主管機構,并由不同的企業負責具體項目的落實,所以需要中央加強統籌,使參與各方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契機,增加內部的協同性,并在更廣的范圍內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增強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信心和力量。 于運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全球矚目。自從習近平主席在今年年初的達沃斯論壇正式發布這個消息之后,全球各界廣泛關注,并對論壇抱以很高的期望。論壇將總結回顧“一帶一路”建設三年多來的經驗和成果,并且對未來“一帶一路”建設進行展望,確定階段性的工作目標;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從構想到行動的全方位合作,解決當下經濟全球化出現的各種分歧。目前,全球經濟低迷,國際社會希望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拿出更多中國方案,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帶來正能量,更好地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從而傳遞東方的智慧、信心和力量。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媒體和研究者要以問題為導向,報道好中國方案,我們的研究機構也要積極進行綜合性研究,把這個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大事件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 主持人:我們共同期待,共同努力。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驅,“一帶一路”的推進和實現,需要世界的和平、合作和文明間的包容、理解。“一帶一路”要鋪出一條相知、相通、相融的新路,通過探索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精準傳播、拓寬格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開創中華文明對外傳播新局面,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的民意基礎,與各國人民共同繪就這幅橫貫東西、共謀發展的宏大藍圖。 (光明智庫、光明網聯合推出;統籌:王斯敏、蔣正翔;主持:曲一琳;整理:姬泰然、秦超;攝像:王恩慧;導播、剪輯:劉希堯) |
相關閱讀:
- [ 05-05]“一帶一路”何以一呼百應?
- [ 05-04]“一帶一路”到底在哪些方面改變了重慶?
- [ 05-04]“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全球化道路的堅持
- [ 05-03]鐘文平:“一帶一路”大戰略彰顯文化力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