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馬克龍勝選 法國人選擇了開放、包容和未來
2017-05-08 10:45:39??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中新網5月8日電 法國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在7日的大選第二輪投票中擊敗極右翼領袖勒龐,當選新任法國總統。《歐洲時報》當天發表社論稱,5月7日注定將是“載入法國第五共和史冊的日子”:法國人擺脫了左右兩大黨數十年來輪流執政的傳統政治格局,選出了一個“不左不右”的新人。 《歐洲時報》稱,馬克龍確實是法國政壇的“新生代”,他從未當過議員,在現任總統奧朗德執政幾乎陷入僵局時從幕后走向前臺擔任經濟部長,在認為難展抱負之際辭職組織新黨“前進!”,一年后贏得總統大選。在此之前,兩位總統和三位前總理都被選民趕下了大選的舞臺。 社論稱,馬克龍之所以能笑到最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把對了法國政治生態變化的脈,順應了多數法國人求變、求政壇更新換代的愿望,承諾給法國帶來重大的變化。 資料圖:法國大選期間,馬克龍的支持者在張貼競選海報。 社論指出,多年來,法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問題和矛盾日積月累,階層固化日益明顯;與此同時,歷屆政府承諾多、兌現少,選民的希望逐漸被失望甚至絕望所取代。被視為極右派的“國民陣線”代表之所以能戰勝左右兩大黨的代表進入總統選舉第二輪,是因為這個政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選民抗議現實的代言人,承載了選民的憤怒和懲罰“責任人”的愿望。 支持國陣的選民希望改變現實,但他們求變的實質更多的是回到他們懷念的或想像中的過去,因而選擇了宣揚排外和閉關自守的“國民陣線”的代表。馬克龍的競選綱領與“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宣揚的“回到過去”截然相反,他也打出要改變現實的旗號,但他強調的是與時俱進,用他面對全球化的開放和包容,以及面向未來的務實立場去反擊和回應勒龐。 馬克龍的勝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多數法國人選擇了開放、包容和未來,而非封閉、懲罰和過去。 |
相關閱讀:
- [ 05-08]嚴防馬克龍被黑文件傳播 法國當局態度強硬
- [ 05-08]馬克龍在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獲勝(組圖)
- [ 05-08]嚴防馬克龍被黑文件傳播 法國當局態度強硬
- [ 05-08]新聞人物:法國當選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
- [ 05-08]白宮發布聲明祝賀馬克龍贏得法國大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