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題:中國需要什么樣的養老金第三支柱? 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發展,三支柱模式成為各國養老金體系改革的共同趨勢:第一支柱政府兜底的公共養老金;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個人稅延養老金,自愿參加。 對于中國來說,近年來基本養老金面對的諸多挑戰讓人們對養老金持續發展非常關注。如何避免“人活著,錢沒了”的長壽風險?8日,多位業內專家在“基金服務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專題研討會”上呼吁,我國需要設計合理的養老金第三支柱。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介紹,總體上看,在我國三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中,第一支柱一枝獨大;第二支柱是短板;第三支柱尚未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支柱負擔非常重。 金維剛說,目前人們對于養老金待遇的需求還是不斷增長的。但絕大多數退休人員除了基本養老金,是沒有年金等補充養老保險的,再加上我國養老保障第三支柱發展遲緩,所以導致退休人員只能依賴于第一支柱。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認為,在“單位+個人”分擔的繳費機制下,無論是強制性的第一支柱,還是自愿性的第二支柱,都無法對全體國民提供足夠有效的養老保障。 洪磊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家庭持有金融資產以銀行存款為主,專門用于養老的資產占比不足5%。上述資產結構帶來兩類金融配置扭曲,一是家庭部門缺少規范化、專業化養老資產配置渠道;二是金融體系將居民儲蓄向實體投資轉化的功能嚴重不足,尤其缺少有效的長期資本形成機制。 “從居民儲蓄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看,建設第三支柱養老金是改善家庭資產配置、推動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途徑。”洪磊說。 專家認為,在第三支柱的頂層設計過程中,無論是政策制定者、金融產品提供者還是具體監管部門,都要有歷史責任的情懷和敢于擔當的胸襟,排除部門利益的掣肘,從社會福利最大化出發推動養老第三支柱的發展。 在洪磊看來,應當搭建一個無歧視的、有稅收優惠激勵的個人賬戶平臺,充分尊重個人選擇權,推動各類養老金融產品在公平的稅優激勵和個人選擇權約束下充分競爭,最終通過具體的投資組合,讓每個人的風險與收益得到恰當權衡,符合個體的生命周期需求。 那么第三支柱應該怎樣建立?金維剛建議:第一,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需要政府大力地支持和推動;第二,適當調整養老保障三支柱的結構比重;第三,建立相應的監管體系,需要人社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稅務部門共同參與、協調配合;第四,在市場準入和管理方面,應當堅持公平原則,允許各類金融機構參與。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表示,第三支柱應有三大特點,一是政府強有力的稅收遞延的激勵;二是以賬戶為核心的基礎制度設計;三是多渠道投資促進基金保值增值。 嘉實基金總經理趙學軍認為,應打破現行養老觀念,構筑三支柱養老體系,讓個人對自身養老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
相關閱讀:
- [ 05-09]今年養老金上調開始落地 上海已率先發放到位
- [ 05-05]企退人員快去認證養老金領取資格
- [ 05-05]依伯依姆快去認證領養老金資格 社區或app可認證
- [ 05-05]福州“神器刷臉”3分鐘可領養老金
- [ 04-27]莆田:繳納數年養老金卻未見卡 經辦人:不可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