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駐華大使蓋鐵戈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王鐘毅攝) 新華網北京5月10日電(記者 林雪 龔雪梅 王鐘毅)“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召開在即,新華網近日就“一帶一路”以及中阿兩國合作關系等議題對阿根廷駐華大使蓋鐵戈進行了專訪。蓋鐵戈說,阿根廷對“一帶一路”期待很高,我們將從兩方面參與“一帶一路”。 新華網:今年是中阿建交45周年,近年來中阿關系取得了哪些進展? 蓋鐵戈:無論是中國與阿根廷,還是中國與全世界的關系,在近十年都得到了飛躍提升,中國已成為全世界120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這其中就包括阿根廷。這種翻天覆地的改變讓“一帶一路”倡議有了全新的定義。 新華網:阿根廷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并對此有何期待? 蓋鐵戈:阿根廷對“一帶一路”期待很高。我們將從兩方面參與“一帶一路”。 一是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阿根廷總統馬克里將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我們將借此契機宣布阿根廷將成為亞投行成員。我們堅信,亞投行及其覆蓋全世界的通信網有助于“一帶一路”突破區域限制,并囊括拉美地區的大型基建項目。例如,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巴拉圭河、烏拉圭河以及拉普拉塔河連結了包括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以及阿根廷在內的南美諸國。目前,中國公司及建設隊伍已經投入到該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中。這個偉大的工程理應被視為“一帶一路”全球化概念的重要一筆。 二是阿根廷愿意參與到中國與包括非洲及中亞國家在內的其它國家的合作中來,尤其是其中與基建、科技和食品供應相關的部分。阿根廷農產品資源豐富,可以在相關產業與其它國家和地區進行合作。此外,我們不僅有豐富的物產,更重要的是掌握農業生產的相關技術。有些國家土地資源豐富卻面臨嚴重的食品供應問題,阿根廷愿與之開展技術合作。 中國是我國最大的農業出口市場。當然我們已經與一些非洲國家在食品領域達成了合作。非洲肥沃的土地有利于農作物的產出,而阿根廷擁有食品生產的先進技術。作為一個僅有4000萬人口的國家,我們出產的食品則能養活4億人。 除了能夠短期解決糧食供應問題,我們將來也有可能與中國、非洲及中亞地區國家共同探討在該領域的技術交流。 新華網:您提到技術合作。小米、華為和聯想等中國公司正致力于拓展阿根廷市場。阿根廷政府會為其提供優惠政策嗎? 蓋鐵戈:當然。阿根廷總統在其官邸接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并與之就阿里巴巴在阿根廷開設區域性平臺進行探討。華為、三一及阿里巴巴等中資民營企業在拉美地區有著宏大的發展目標,并積極地與大型的西方工業化國家的企業進行競爭,使當地的投資和就業得到爆炸式發展。因此,無論是阿根廷還是整個拉美地區,都很歡迎中國企業的加入。 新華網:您認為中阿兩國可以在哪些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蓋鐵戈:阿根廷經濟有幾個非常重要的領域。首先是農業。阿根廷若想提升其農產品增值能力,勢必需要強大的引擎來支撐:即中國的投資以及中國的市場。 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很多大企業在鐵路、公路、港口、能源設施等各個領域都發展得很快。阿根廷目前正在對未來二三十年的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規劃,這些項目包括水利、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并都將與中國息息相關。 第三是礦產資源。阿根廷礦產資源豐富,中國在這方面有所需求,因此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對雙方來說都至關重要。 第四是旅游業。去年,在1.2億赴海外旅游的中國游客中,僅有3.5萬人選擇阿根廷作為旅游目的地,由此可見這個領域的發展潛力特別巨大。 最后但同樣重要的一點是足球,中國致力于體育事業特別是足球運動的發展,在這一領域,阿根廷有足夠的意愿和能力與中國合作。 新華網:有不少阿根廷球員在中國踢球。您看過中超聯賽嗎? 蓋鐵戈:是的,未來還會有阿根廷足球教練陸續來華執教。我去上海看了我的阿根廷同胞特維斯。他還沒有完全適應中超,我相信他會更加努力去適應這個新環境。 新華網:您能談談“一帶一路”對雙邊關系的影響嗎? 蓋鐵戈:我相信“一帶一路”不會局限于區域合作。這是一個全球性倡議,中國品牌正以網狀向全世界延伸。我認為21世紀屬于中國,就好比20世紀是屬于北美一樣。中國在當今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并使全球發展趨于互利、平衡。 |
相關閱讀:
- [ 04-19]阿根廷女子疑拋棄小狗遭路人攔截圍攻 視頻引強烈爭議
- [ 03-31]阿根廷布市華商頻被盜 華人議員協調警方增加警力
- [ 03-18]阿根廷發現世界上第一種“熒光蛙”
- [ 03-14]場地人數遠超負荷 阿根廷演唱會踩踏事故致2人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