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檔案】 母親:陳玉梅,42歲 父親:李富鴿,45歲 兒子:李勇,遇難,15歲 女兒:李貴妍,2009年10月9日出生 2008年 李富鴿、陳玉梅站在自家房屋廢墟前 2017年 一家人重回老屋前直播 大河報記者:你們家9年中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陳玉梅:要說我們家最大的變化,我感覺應該是重新有了孩子,家里又有了生氣,我們也樹立了生活的信心。地震后的那一年,全家都不愿再去掙錢和種地,覺得活著沒啥意思。有了孩子后,丈夫又去打工了,我在家照顧孩子,整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也充實了。 大河報記者:這個孩子聽話嗎? 陳玉梅:這個孩子不好養,太嬌氣,也不太聽話,加上我們都溺愛她。 大河報記者:你們對將來有啥打算? 李富鴿:養好孩子,平安就好,我們現在的住房是國家給建的樓房,地都承包給了一家公司,我們自己掙錢過生活就行了,不圖大富大貴,只求平平安安。 活著的人,死去的人,誰更不幸?這似乎沒有答案。連續九年,記者回訪這些地震中的失子家庭,這些家庭,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而被驟然扔進了一組嚙合的齒輪里,一面是死的艱難,另一面卻是回憶的痛苦與忘卻的艱難。活著,就要承受回憶,這些家庭,以他們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嘗試著縫補自己家庭的殘缺。還好,現在的他們家園已建,希望在前。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