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駐哈大使:中哈合作樹立共建“一帶一路”典范
2017-05-12 17:06:18??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分享到:
|
中新社阿斯塔納5月12日電 題:專訪中國駐哈大使:中哈合作樹立共建“一帶一路”典范 中新社記者 文龍杰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將受邀出席。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漢暉日前在阿斯塔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哈薩克斯坦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首倡國,中哈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步迅速、成效顯著,樹立了合作典范。 首倡之國:“光明之路”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 張漢暉介紹說,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偉構想。不久,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提出“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此后,中哈正式簽署《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合作規劃》。 “其間,兩國元首、總理多次實現高層互訪,為兩國合作確定了正確方向,注入強大動力。”張漢暉告訴中新社記者,哈薩克斯坦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國家,起步迅速,全面開展“光明之路”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積極推進產能和投資合作,各領域互利合作如火如荼,成效顯著,樹立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典范。 成效顯著:“一帶一路”沿線第一大投資對象國 談及中哈合作的豐碩成果,張漢暉指出,中哈貿易額與建交之初相比增長了近40倍,中國累計對哈投資已達428億美元,哈薩克斯坦成為中國在中亞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一帶一路”沿線第一大投資對象國。兩國開辟了五對常年對開口岸、五條油氣跨境運輸管道、兩條跨境鐵路干線、一個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在打造立體“絲綢之路”方面遠遠走在前列。 張漢暉引用具體實例和數據說,“一帶一路”與“光明之路”已成功對接,雙方正在著手實施總金額270億美元的51個產能合作項目。中國企業建設了哈薩克斯坦第一家電解鋁廠、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讓哈獲得了面向亞太地區的出海口。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中哈是人文互鑒的倡導者。中哈世代友好的理念深入民心,中哈友誼的種子遍地開花結果。”張漢暉注意到,目前,有約1.4萬哈籍留學生在華深造,赴哈中國留學生已逾1300人,數量均為中亞之最。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從政府到民間,從中央到地方,從文化、教育到科技、體育,合作領域之寬、涵蓋范圍之廣、往來團組之多均居中亞地區之首。 睦鄰友好:“老朋友”第23次訪華 張漢暉就兩國關系指出,從建交之初的友好關系到如今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哈兩國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尤其是兩國領導人建立起良好的工作關系和深厚的個人友誼。“習近平主席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會晤多達14次,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迄今已22次訪華。” “作為中國人民最為熟知和尊敬的老朋友,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將于5月中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總統先生第23次到訪中國。”張漢暉說,此行意義重大,備受矚目。“在習近平主席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親自關心和推動下,中哈關系必將全面快速發展。” 張漢暉還強調,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內容和中哈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礎。“以近日在華發展取得重大成功的哈薩克斯坦青年歌手迪瑪希為例,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中哈兩國和兩國人民日益走近的必然。” 在張漢暉看來,未來中哈合作前景廣闊,人員交流將更加頻繁和密切。“中哈發展全方位友好合作不存在任何障礙。中國有巨大市場和展現人們才華的巨大舞臺。歡迎更多像迪瑪希這樣有才華的哈薩克斯坦年輕人到中國發展,為兩國友好合作搭建橋梁。” |
相關閱讀:
- [ 05-12]徐向東:“一帶一路”在文萊竟有這樣的魅力
- [ 05-12]中國世界遺產高峰論壇將舉行 設一帶一路分論壇
- [ 05-12]“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 05-12]【“一帶一路”江西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 構建雙向開放新格局
- [ 05-12]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美方將派出代表參加“一帶一路”論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