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語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賈烈英 自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 “一帶一路”引發國內外各界熱議。國際社會經過疑慮、爭論、傳播,逐漸接受,再到“一帶一路”進入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充分說明了這一倡議的科學性和生命力。“一帶一路”倡議充分體現了中國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擔當,證明中國確實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一、一帶一路是歷史記憶,也是中外重構的新時空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就有三條,即草原絲綢之路,綠洲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構建命運共同體,喚醒了世界關于絲綢之路古老而深沉的記憶。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愿景與行動》,標志著政府層面的推動正式實施。 “一帶一路”倡議是要打通中亞、西亞、南亞、非洲和歐洲,把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東亞和歐洲連成一片。這一倡議是開放的,歡迎任何國家加入,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重點是“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自倡議提出至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一帶一路”計劃將給相關國家帶來1萬多億美元的基建資金,中國已在相關國家投資185億美元,中國專門出資400億美元建立絲路基金,為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提供資金支持。具體做什么,怎么做,還需要中外積極互動,共商共建。所以“一帶一路”倡議將賦予歷史意義上的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空涵義。 二、“一帶一路”是強調溝通,重在過程 “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由于涉及面廣,參與的主體多,世情區情復雜,所以不能希望一蹴而就。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所有活動都是由規則進行治理的,而制度也并非無所不能。規則失靈的區域就需要注重溝通。 有別于全球治理中的很多國際關系主體著眼于規則治理,“一帶一路”倡議中會有大量的非制度性溝通。剛開始互動或互動初期,沒有清晰的契約,甚至互動很久,也難以形成明晰的規則,但互動過程本身就意義重大,有各種層級互動就意味著容易減少不確定性,容易形成共同身份與共識,提高舒適度,照顧各方的差異,不急于立即簽署難以落實或理解上有歧義的規則合同,這符合了中華文化的環境性、互系性、互變性和可變性等特征。 三、一帶一路既是中國倡議,也是最新國際規范 “一帶一路”倡議最早由習近平主席提出,經過國內外學者、智庫的不斷研究與傳播,經過中國媒體的宣講,經過中外政府、企業、跨國公司的實施與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已寫進聯大和安理會的多個決議中,這說明“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憲章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規范創新、傳播和普及的典型案例,中國在過去也曾成功的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規范,并被國際社會所接受。今天的中國不但是物質層面的國際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也將逐漸是規范、議程與制度的貢獻者。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新路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會為人類的美好明天做出更大的貢獻。(賈烈英) |
相關閱讀:
- [ 05-13]《國家相冊》“一帶一路”特別節目 大道之行
- [ 05-13]數字看“一帶一路”成績單
- [ 05-13]圖解:外媒盛贊“一帶一路”
- [ 05-13]圖解:國際政要點贊“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 [ 05-13]【專家談】央企投資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