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帶一路”倡議在最初提出來的時候,也曾受到不少的質疑。但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證明,無論是陸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一帶一路”的倡議與建設,是中國為世界進步提供的中國方案和頂層設計,是中國為全球發展所做的重要貢獻。 下面我們講由沖突向文明的和諧以及構建命運共同體發展的第二個延伸內容,就是我們是從哪兒來的。 經考古發現,我國境內目前已確定的最早人類距今有300萬年。但在非洲大陸上,考古發現了人類祖先的一顆牙齒,距今約460萬年。 假定說人類是從非洲走來的。距今100萬年前,地球上97%以上的陸地和海洋是被一個“冰帽子”覆蓋著的,也許是因為非洲正好在赤道附近,太陽日夜照曬,局部的溫度變化以后露出來一塊陸地。所以最早的人群可能是在那兒出現的。當時的人類不能創造工具,也沒有衣服,只是一個高級動物群類。那么,當時人類進行生產的時候是種什么形態?一定是采摘,就是采挖地上或地下的種子、根部或者果實。而在采摘的時候,是要移動的。因為樹木和果實的生長是有周期的,要找到能吃的東西,就要移動。可以說,人類早期的經濟是以遷徙和移動為基本增長方式的。 就非洲的人類來說,向北或者向南走都會越走越冷,冰雪還沒有融盡,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沼澤。所以最佳遷徙路線帶應該是沿著同一緯度向東或向西走。然而,無論是向西還是向東走,都很快就到了非洲大陸的邊界,所以比較適合的方向是往東北走。 隨著冰層的融化,地球呈現洪水、溪流和動植物共存的狀態。當一部分連接非洲和亞洲的冰橋還沒有完全融化的時候,一部分人就通過冰橋從非洲進入到了小亞細亞地區。一部分人可能由此向西北走,過了愛琴海,進入歐洲平原大陸;另一部分人繼續向東或向東北方向走,進入安納托利亞高原。沿著安納托利亞高原繼續向東走,就會到達恒河的上游。但是,當時的人們還不能到恒河平原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去,因為那里到處是臭蟲、蚊子、蛇、鱷魚等動物,對人類來說是禁區。也不能翻越喜馬拉雅山,因為那里太冷了,翻過山就進入了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區。所以還得向東走。假定走到甘肅的天水,那里環境適宜人類居住,溫度也適合,人類很有可能會在那個地方定居下來。 一旦定居下來,人口就會快速增加,就會導致采摘的果實不夠吃,所以人類可能會南下。從天水向西南走,過了四川,進入云南。直到現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還是母系氏族社會,這是3000年前的制度化石。 在黃河中下游平原,有近100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由于黃土是沙粒性的壤質,雨水特別容易滲下去。而長江中下游平原,是紅膠泥的土壤。一頭牛在黃土高原半天就能耕一畝地,而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兩頭水牛一上午才能耕三分地。在工業革命發生之前,經濟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于人的體力和動物的體力。所以,黃河中下游平原單位面積需要的勞動力可能只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所以在黃河中下游平原地區的族群發展得更迅速,人口繁衍得也特別快。 所以說,中華民族是非常幸運的。人類在這個地方的發展,從采摘經濟、定居農業,一直到工業革命以前,中國的黃土平高原地區具有巨大的自然稟賦優勢。所以在王安石變法的前后80年間,中國的人均GDP比歐洲高1.25倍。 假定說人類從移動采摘遷徙型經濟發展到了定居農業,而在工業革命之后到今天,經過七八代人的集體努力,我們的工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舉個例子,中國的鋼鐵產量將近占世界的一半,水泥、煤炭的產量也名列前茅。 地球上適宜人類居住的1億平方公里的陸地上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化,說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經濟組成方式和信仰,但是從歷史的長河看,我們是一個共同體,我們的祖先在移動遷徙的時候碰到的問題和我們今天在探索地球和宇宙天體時所碰到的問題是一樣的。所以,為什么要發生沖突呢?我們肩負著同樣的使命,有著共同的理想追求,同時也在共同尋找未來發展的繁榮時刻。 |
相關閱讀:
- [ 05-13]《國家相冊》“一帶一路”特別節目 大道之行
- [ 05-13]數字看“一帶一路”成績單
- [ 05-13]圖解:外媒盛贊“一帶一路”
- [ 05-13]圖解:國際政要點贊“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 [ 05-13]【專家談】央企投資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