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路易Louis Kuijs(英國) 過去四年,“一帶一路”倡議逐漸獲得新項目和新融資的青睞,比如中國主導建設的境外鐵路旗艦項目——全長418公里的中老鐵路,投資460億美元(約合3175億元人民幣)的中巴經濟走廊,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的創立,這些都是很好的例證。盡管項目總數和融資總額難以量化,但僅中國發展銀行一家金融機構在2015年就為超過900個項目準備了8900億美元(約合6.14萬億元人民幣)資金,這從一個側面凸顯了“一帶一路”任務的規模之大、量級之高。 一方面,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的多邊機構開始在項目融資中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一帶一路”項目的資金實際上是來自參與項目的雙方。除了中國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之外,我們估算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在2016年向“一帶一路”沿線的經濟體提供了900億美元(約合6212億元人民幣)的貸款。我們預計未來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不過,如果同基礎設施建設開支和“一帶一路”倡議覆蓋的廣闊區域的需求相比較,就算把每年的雙邊和多邊融資資金,包括來自世界銀行和亞洲發展銀行等國際多邊金融機構的資金都加起來,也是不太多的。據亞洲發展銀行預測,到2030年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需求每年將達到1.7萬億美元(約合11.7萬億元人民幣)。 “一帶一路”倡議將促進沿線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讓一些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受益,同時,完善的基礎設施將會推動貿易和投資、創造新的市場尋求、促進全球發展。我們預測,“一帶一路”覆蓋區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將大幅上漲,從2016年的68%提高至2050年的80%。當然,該地區也面臨經濟下行的風險,像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國內供給側制約,但基礎設施發展、區域貿易和投資合作會抵消這些負面影響。 由于“一帶一路”倡議帶來新的海外需求,我們預測中國的建筑公司將從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不過,中國需要確保自身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往來不會失衡,避免貿易赤字引發緊張局勢。 總之,中國向“一帶一路”倡議投入了眾多政治、能源和金融資源,該倡議在過去四年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我們預計,這一倡議將對參與經濟體的長期增長和發展產生支撐作用。此外,“一帶一路”倡議將為中國提供一個在加強全球金融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的平臺,有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 (本文作者為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 |
相關閱讀:
- [ 05-14]張高麗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全體會議并致辭
- [ 05-14]劉奇葆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
- [ 05-14]讓這一世紀工程造福各國人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側記
- [ 05-14]“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舉行
- [ 05-14]新華時評:讓務實舉措助力“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