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時隔數十年首次提供農業用地,以便農民能夠利用高技術改善新加坡食品保障。 英國《金融時報》15日報道,自今年8月起,新加坡將提供大約60公頃土地,用于農業用途,以期為新加坡食品供應保障提供“緩沖”。 據《金融時報》數據,新加坡超過90%的食品依賴進口,以滿足大約560萬居民的需求。一旦外國食品供應商遭遇疫情爆發,新加坡國內食品價格立即上漲。 與此同時,圍繞氣候變化對漁業捕撈可能產生的影響,新加坡政府同樣感到擔憂。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在博客中寫道:“鑒于空間有限,我們無法生產所需全部食品。不過,農業新技術使我們得以大幅提高生產水平。” 農糧獸醫局局長陳寶鳳說,所有新供農業用地都需善加使用,“我們希望農夫借助科技,以更具生產力的方式實現土地與勞力精簡”。 新加坡8頻道新聞報道,8月起36塊農業用地開始招標;明年和后年都將有新地塊推出。 【競標得地】 新供應的農業用地將由農民競標獲得。競標者可以列舉自己提高生產率的方案。除了構想,他們的出價高低也將是政府考慮的因素。 新加坡提供農業用地非常罕見。高技能的農業勞動力在新加坡也不多見。不過,農民在農業研發方面得到政府資助。 據《金融時報》,本地農業可滿足新加坡四分之一的雞蛋消費和8%的蔬菜消費。 阿波羅水產公司在新加坡和文萊經營水產業務。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里克說,如果他能得到一塊新地,將把垂直養殖法推進一步。垂直養殖指在海產品的不同生產周期,使用不同的養殖環境,旨在充分利用有限空間獲得最大效益。 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尤金·譚說,新加坡在食品保障方面難以取得重大進展,“我們不是想要取得質的飛躍,例如雞蛋完全自給自足。但我們可以在農業技術領域處于領軍地位。農業技術可以出口”。 新加坡的水技術已經出口全球。(卜曉明)(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3-17]大米產量高收益低 越總理鼓勵民間企業發展農業
- [ 12-14]日本農業領域放寬接納外國人 薪資糾紛層出不窮
- [ 12-06]福島核事故后野生動物增多 導致農業損失擴大
- [ 09-07]報告顯示英國是澳大利亞農業用地最大海外買家
- [ 07-18]美媒:農業并非始于同一群祖先 彼此隔絕開創農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