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5月16日電 (記者 聶翠蓉)據《科學》雜志官網15日報道,印度最高生物技術管理機構——環境部基因工程鑒定委員會(GEAC)近日宣布,其所有委員就轉基因芥末“安全食用”達成一致意見,并同意印度農戶在未來4年進行試種。這意味著,首個轉基因食品即將在印度獲準上市。 印度基因工程鑒定委員會一年前公開了轉基因芥末的風險報告,認為轉基因芥末安全又營養,并公開征集民眾意見。經對民眾反饋進行評估和開會討論,他們做出“轉基因芥末可以進入田間”的決定,并將最終決定權移交給印度環境部長阿尼爾·戴夫。 德里大學植物學家迪帕克·彭塔帶領其小組,通過將一種土壤細菌的幾種基因引入芥末,培育出許多不同種類的轉基因芥末種子,使芥末籽產量和出油量大幅提高,有望減少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如果獲得批準,這種名為“11號達拉雜交芥末”(DMH-11)的農作物將成為印度第一個轉基因食品,但它是第二種允許田間種植的轉基因農作物。第一種轉基因作物是轉基因抗蟲棉,自從2004年獲準商業化種植以來,印度現在的種植比例已經超過90%。2010年,轉基因茄子獲得基因工程鑒定委員會評審通過,但因安全爭論聲音高漲,當時的環境部長將最后決定權無限期推后。 針對基因工程鑒定委員會的聲明,新德里一個長期致力于反對轉基因食品的組織立即向戴夫寫信表達了抗議,認為這一決定是反科學、反環境的,必將遭到農民和消費者的反對。在印度,轉基因食品備受爭議。多年來,印度最高法院已受理多起涉及轉基因食品的訴訟,認為這些作物中引入的DNA會感染周圍其他植物。戴夫很有可能會等待最高法院做出最終判決后,再決定是否簽字同意。 |
相關閱讀:
- [ 06-30]百余名諾獎得主聯名簽署公開信支持轉基因技術
- [ 05-20]加拿大首次批準售賣轉基因三文魚 稱沒有安全隱患
- [ 05-18]轉基因不是“萬能藥”亦不是“怪物”——解讀最新美國轉基因報告
- [ 02-21]轉基因蚊子致小頭癥? 世衛批駁小頭癥四大謠言
- [ 02-01]英媒:轉基因蚊子或系寨卡病毒爆發的罪魁禍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