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5月18日電(記者邵魯文)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有傳銷組織借助網絡和微信平臺,打著所謂“電商”“消費投資”“多層分銷”等旗號,誘騙群眾參與傳銷活動。山東省工商局日前發布警示信息,提示市民要對此類傳銷組織借網絡“改頭換面”的情況加強警惕。 據山東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局介紹,從近期查處的傳銷活動看,傳銷人員假借“招商加盟”“網絡營銷”等名義,以所謂的高新技術產品銷售、代理為誘餌,鼓吹高額收益回報,并利用微信平臺發展下線人員的傳銷活動較多。 此外,有傳銷人員打著“旅游直銷”“低價旅游”的幌子,以賺取傭金、旅行積分和免除月費為誘餌,鼓動參與者發展下線,甚至還有傳銷人員假借“慈善互助”“愛心慈善事業”“消費養老”等名義,開設專門的網站平臺,許諾高額回報,引誘群眾拉人加入傳銷活動。這些傳銷行為使不少辨識能力較弱的老年人上當受騙,給不少群眾造成經濟損失。 工商部門提醒,廣大群眾不要輕信他人誘導,更不要眼紅高額回報,需要提高在各類網絡平臺上的守法意識和風險意識,一旦發現疑似傳銷活動,應及時向發生地工商機關、公安機關舉報。 |
相關閱讀:
- [ 05-18]浙江破獲90后犯罪團伙 一臺電腦將詐騙伸向全國
- [ 05-18]公安部A級通緝犯山西落網 家族式團伙詐騙上千萬元
- [ 05-18]澳大利亞破獲大型詐騙集團 涉案金額超1億美元
- [ 05-18]“最高檢官網”迷惑市民 廈門反詐騙中心揭秘不同點
- [ 05-18]臺灣人于印尼日本組詐騙集團專騙大陸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