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連日來,中國北方持續著大范圍的高溫天氣,在內蒙古烏蘭浩特、通遼、突泉、高力板、吉林白城等14個氣象觀測站點,18日的最高溫更是突破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中央氣象臺18日傍晚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19日白天,北方多地還將出現35℃以上的高溫,局地最高氣溫達37-39℃。20日開始,北方部分地區的高溫天氣將趨于緩解。 5月18日,游客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北京持續高溫。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大范圍高溫天氣席卷北方多省份 ——多地高溫打破當地歷史極值 從17日開始,北方多地就已經遭遇大范圍高溫天氣,18日,這輪“熱浪”的影響范圍和強度達到最大。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通報,18日,內蒙古東南部、吉林西部、遼寧西南部等局地最高氣溫超過40℃,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高力板的氣溫達到了43.6℃。上述地區35℃以上的高溫面積有49.5萬平方公里,40℃以上的高溫面積達10.1萬平方公里。 根據監測,截至18日16時,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和河北等地共有44個氣象觀測站點的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當地5月歷史記錄極值。內蒙古烏蘭浩特(42.5℃)、通遼(41.9℃)、突泉(41.4℃)、高力板(43.6℃)、吉林白城(42.1℃)等14個氣象觀測站點突破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就北京來說,據北京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氣象北京”18日下午17時41分發布的消息顯示,18日白天,北京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為34.7℃,全市最高氣溫出現在門頭溝齋堂(國家級氣象站),為36.4℃。 5月17日,北京開啟了高溫干熱的“炙烤”模式。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高溫天氣如何形成? ——專家:大陸暖氣團自西向東移動 那么,北方多地為何會出現破歷史紀錄的高溫?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近日,來自內蒙古西部的大陸暖氣團在自西向東緩慢移動,華北黃淮等地在暖氣團控制下出現晴熱少雨的天氣,導致高溫的發展。 他表示,受大陸暖氣團控制,此次高溫天氣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日最高氣溫上升幅度快,尤其在午后,紫外線輻射強,溫度上升最快;二是空氣中濕度較低,因此這種高溫天氣下公眾不會感覺太悶熱,天氣也較為干爽;三是晝夜溫差明顯,雖然白天最高氣溫可達三十多度,但夜間溫度仍然較低,體感比較舒適。 也有專家表示,盡管此輪高溫天氣過程強度大、范圍廣,但與歷史同期相比并不算異常。從常年數據上看,華北地區在5月中下旬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比較常見,幾乎每3到5年就會出現一次。 5月17日,山西太原,民眾在烈日下“全副武裝”出行。武俊杰 攝 各地如何應對? ——鄭州220座快速公交站臺備降暑藥品 針對高溫天氣,一些地方也做出相關應對措施。 據當地媒體報道,17日,河南鄭州迎來今年入夏以來的最高氣溫,該市所有公交車輛及時開啟車廂空調,快速公交定時灑水為站臺降溫,并在站臺準備緊急藥品。 據介紹,鄭州全市220座快速公交站臺均備有清涼油、人丹等降暑藥品,如乘客在候車時感到不適,可向工作人員進行求助取用。 北京公交集團18日下午也通過其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北京公交集團的空調車設備已經全部檢修完畢,凡是具有空調設備的車輛都會按空調開啟規定執行,公交集團還提醒“如您乘坐公交時遇到不開空調的情況,可撥打96166服務熱線反饋”。 按照北京公交集團的相關規定,每年5月1日起,凡車廂溫度高于26℃是均要開啟冷氣。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這波“高溫熱浪”何時休? ——預計20日開始趨于緩解 那么,這一波“高溫熱浪”究竟何時才能離去? 根據天氣預報,19日白天這輪高溫天氣還將持續,華北北部和東部、內蒙古東南部和西部、遼寧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遼寧西部、河北北部等地局地最高氣溫有37-39℃。20日開始,上述地區的高溫天氣將趨于緩解。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尹曉惠此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透露,21日北京有一股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這也意味著這一輪的高溫天氣將有所緩解。 天津方面,受高空槽影響,21-22日,天津將為多云轉陰的天氣,并伴有東風4-5級,最高氣溫預計會回落至29℃左右。 |
相關閱讀:
- [ 05-18]華北等地高溫天氣繼續 華南南部沿海將有大到暴雨
- [ 05-18]今年首次大范圍高溫來襲 北方多地遭“炙烤”
- [ 05-18]高溫黃色預警發布:內蒙古吉林遼寧等地氣溫35℃以上
- [ 05-17]華北遭遇今年以來首次大范圍高溫天氣
- [ 05-17]高溫天氣來襲 西瓜銷售走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