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科學家預言人類將在100萬年后變成混合機器人物種。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6日報道,現代人幾乎將認不出100萬年后的人類及他們所過的生活。專家說,我們很可能將與科技結合,從而形成仿生生物。 人類屆時可能已將所有的理論方程統一起來,創建了“統一的理論”,從而使得我們對宇宙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認識。 但是,當我們努力確定在科技主導的世界作為人類意味著什么時,100萬年后的生活也并不容易。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布賴恩·布林教授在談論《國家地理》頻道的新節目《100萬年后》時發表了上述評論。該節目探討了在遙遠的未來,人類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 布林教授對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記者說,他認為,100萬年后的人類跟現在的人類長相差別會很大。 他說,我們的生命將變得完全不同,以至于現在的人類或許認不出來。 布林教授說:“我們將需要高強度的教育,才能理解100萬年后的生活參數。” 物理學家稱,未來人類將與機械相結合成為半機械生物。 他說:“我們已經發現,生物與人造物之間的區別正開始變得模糊。我預言會出現生物與人造物相結合的混合物種。” 即便科學家再進行數千年的物理學研究,我們的宇宙仍會有很多未解之謎。 布林教授說:“我們將真正了解基本力和物質的基本成分,并將所有闡述量子力學和重力的方程合并成某種統一的理論。” 他還說:“但對于我們完成的每一部分,我們都會問一些甚至無法確切闡述的問題,因為我們不具備那些概念。” 布林教授說,一個例子就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了廣義相對論,隨著這一理論的誕生,衍生了有關引力的新理論”。他說,“現在,我們可以解決宇宙起源的問題”,但是在物理學研究早期,這是不可能的。 參與該系列節目的還有包括之前為漫威公司寫劇本的查爾斯·索爾在內的科幻小說作家。 索爾對趣味科學網站記者說:“100萬年的概念很抽象。以人文學科為例,其發展遠比我們所處的時代要快,當今的大多數技術問題都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解決。” 人類還將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但這些問題將遠不同于我們如今面臨的問題,比如,弄明白人工智能的作用,以及定義在科技世界中作為人類的意義。 |
相關閱讀:
- [ 05-17]人工智能新用途 日養老院引進機器人陪聊
- [ 05-16]日本企業“聘用”機器人 以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 [ 05-16]勞動力不足 日本企業加大資本開買機器人
- [ 05-15]美媒稱中國汽車業掀起機器人革命:焊接噴漆已基本自動化
- [ 05-11]機器人來襲 哪些專業可以不擔心丟工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