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 張夢然)發表在最新一期《空間科學評論》上的研究報告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范艾倫探測器發現了一個人造的“太空屏障”正在向外推動范艾倫輻射帶。這一驚人事實意味著,我們人類不僅在改造地表,也在改造近太空環境。 范艾倫輻射帶由被地球磁場捕獲的帶電粒子構成,是環繞地球的高能輻射帶,經常因太陽風暴和其他空間天氣事件而劇烈膨脹,會給衛星通訊、GPS定位系統和宇航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脅。 于是在2012年,NASA發射了兩顆衛星去觀測環繞地球的范艾倫輻射帶,它們被稱為范艾倫探測器,又名輻射帶風暴探測器。這一任務讓科學家了解到了輻射帶的環境和它的變異性,用以研究太空船的操作及系統設計,并且對未來派遣與規劃宇航員的安全領域有重要意義。 但是日前,在監視地球磁場捕獲的帶電粒子活動時,范艾倫探測器觀察到了非常奇怪的現象。NASA的研究人員調查后發現,一個人造的太空“障礙物”在向外推動范艾倫輻射帶。 這個“太空屏障”是甚低頻無線電通信(VLF)創造的,甚低頻無線電通信一般適合于深海潛艇的長程和海底通信,它能將編碼的信息傳送到遙遠的地方。但這些通信信號會泄露到太空,與地球周圍的帶電粒子發生作用,從而影響粒子的運動和位置。隨著時間的遷移,這些互動就在地球周圍創造出了一個人造的“障礙物”,甚至可以對抗來自太空的高能帶電輻射。 NASA的科學家發現,過去幾十年來,這種“太空屏障”一直在將范艾倫輻射帶“推離”地球。而團隊成員之一、科羅拉多大學大氣和空間物理實驗室科學家丹·貝克,已經開始稱這個“太空屏障”為“不可逾越的障礙”。 總編輯圈點 從改造地球到改造太空,這種空間范圍的擴展直接反映了人類科技的飛躍。人類值得為此感到驕傲,同時不妨多回顧一下改造地球的前車之鑒。海平面上升、環境污染、物種滅絕……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影響,很有可能以另一種面目出現在人類改造太空的過程中。比如,除了“太空屏障”,人類已經制造了不少太空垃圾。人類遲早有一天會走出地球,但如果不想走改造地球的老路,最好現在就謹記:改造太空也是需要可持續發展的。 |
相關閱讀:
- [ 05-12]NASA公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宇航員重返月球1年
- [ 05-11]飛越冰天雪地:NASA“冰橋行動”觀格陵蘭冰川(圖)
- [ 04-30]NASA“置裝”太拖拉 太空漫步要沒衣服穿了?
- [ 04-13]NASA將要宣布最新發現 探索外星生命有進展
- [ 04-12]NASA探測“海洋衛星”有新發現 或助搜尋外星生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