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這個‘藍板板’,我還真不知道咋脫貧哩!”在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安城鄉皂火村,年過半百的江廣路正弓著腰仔細擦拭著光伏電板。正午的陽光打在電板上又反射出來,映得他額頭上的汗珠更亮了。 在皂火村,江廣路是脫貧的“老大難”。這位單身漢自幼殘疾,干不了重活累活,無力打理家里的地,只好流轉出去,過日子就靠吃低保和殘疾人補貼,年收入不過4000元。轉變發生在去年底——濟南市政府出資在村里建起50千瓦的光伏電站后,一年能創造6萬元左右的發電收益,惠及全村180多人。江廣路也終于有了份像樣的工作:每周擦拭一次光伏電板,一年工錢有3000多元,再加上電站收益分配向貧困戶傾斜,他終于脫了貧! 去年8月,濟南市政府利用財政資金建設的首批288個村級光伏電站開建,到去年底,全部建成并網發電。村級電站使用村集體的未利用地建設,建成后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收益優先分配給建檔立卡貧困戶,還能作為村集體扶貧資金使用。“村集體有了錢,大家伙可以挖口水井,種些經濟作物,全村摘帽問題也不大啦。”皂火村村支書江廣福高興地說。 一塊塊閃亮的“藍板板”,咋就能成貧困戶們依賴的“金罐罐”? “光伏發電是可持續的清潔能源,還具有安裝使用便捷、規模可大可小等優點,能為貧困戶快速創造穩定收入;電站就在老百姓身邊,就近負責管理的貧困戶也更有參與感。”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關負責同志認為,光伏扶貧集產業扶貧、農村經濟和清潔能源創新發展于一體,很好地適應了精準扶貧的現實需要。更值得稱道的是,光伏扶貧重點采用資產收益扶貧的方式,幫助那些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增加資產性收入,讓扶貧對象中最難脫貧的群體看到希望。 去年3月,隨著國家能源局會同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光伏扶貧工程在全國全面推開。去年10月,首批共計516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項目啟動,受益貧困戶55萬戶。去年底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等發展規劃也明確提出,要幫扶28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各地近年來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些光伏扶貧的有效模式。對這些模式,新能源司有關負責同志總結道:最簡單的是戶用式,即直接在老百姓的房頂上安裝設備,建好后送給住戶,收益歸貧困戶;在貧困村建設村級小電站更具有普遍性,單個電站規模在100—300千瓦;一些地區也在建設集中式電站,與設施農業結合,不僅能穩定獲得發電收益用于扶貧,而且可以發展特色農業。 這兩年,“光伏+”模式成為光伏扶貧的創新之舉。比如“光伏+農業”“農光互補”,在建設集中式電站的同時發展農業,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也增加了農業產值,成為扶貧的有效助力方式。 據了解,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今年將持續組織光伏扶貧建設,預計2017年光伏扶貧項目建設總規模將達800萬千瓦左右。 |
相關閱讀:
- [ 05-22]“貸”動蓮子擴規模 政和縣外屯鄉產業扶貧見成效
- [ 05-22]閩出臺農村扶貧開發辦法 推進扶貧開發規范化法制化長效化
- [ 05-22]福建出臺《福建省農村扶貧開發辦法》 推進扶貧開發規范化法制化長效化
- [ 05-21]【砥礪奮進的五年】精準扶貧記者手記:寧相春的新希望
- [ 05-21]“貸”動蓮子擴規模政和縣外屯鄉蓮子產業扶貧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