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在日本,擁有悠久歷史的“漢方藥”(源自中國的中藥)被融合進西醫治療的范圍越來越廣泛,日本政府的實行計劃和研究會的提議都在推動將中藥有效地應用于緩解抗癌藥副作用和治療高齡患者等方面。隨著老齡化不斷深化,為了防止過度用藥和控制醫療費用,日本開始摸索使用“漢方藥”的新方法。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5月19日報道,從中國傳入的中醫在日本實現了獨立發展形成了漢方醫學,更加科學有效利用“漢方藥”的時機日益成熟。2015年12月,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癌癥對策加速計劃》明確表示,為了減輕抗癌藥物副作用和癌癥后遺癥,要不斷推進漢方藥研究。 東京一位70多歲的男性在切除了消化道內壁的癌細胞后,癌細胞轉移到腹部,于是開始服用抗癌藥。但服藥后他全身乏力,下半身發寒,患者痛苦地表示:“沒法再繼續吃藥了”。后來通過主治醫生介紹,他轉到了癌研有明醫院的漢方支持科繼續接受治療。醫院大夫星野惠津夫給患者開了能夠有效控制下半身發寒的“牛車腎氣丸”等四種中藥。服用后,患者之前的副作用逐漸得到緩解,又能繼續服用抗癌藥進行治療了。 該醫院從2006年4月起針對癌癥開設了漢方藥專家門診,給因患咽喉癌等接受化療導致唾液分泌困難的患者開具藥方“麥門冬湯”,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報道稱,醫用“漢方藥”中有148種處方收錄在日本藥價標準目錄中。使用哪種漢方藥取決于副作用表現出的癥狀和檢查結果,但好像和中國的中藥一樣,對于為什么此種漢方藥有效,據稱星野自己也有不明白的部分。因此,他對至今為止開了“漢方藥”處方的約2900人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充滿信心地表示“希望能夠明確找到漢方藥的醫學根據”。 2016年8月,日本的醫學專家們成立了“擔負國民健康和醫療的中藥前景研究會”。日本醫學會會長高久史麻呂擔任會長,并于2017年3月公布了提議書,提議書中明確表示將向癌癥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漢方的相關科學成果。提議書強調漢方也有助于治療高齡人士,還提出了有效利用漢方來預防年齡增長導致的運動機能和認知功能低下的“虛弱癥”。 “肌肉疼得厲害,有什么辦法嗎?”一位70歲出頭的女性來到大阪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漢方內科科長萩原圭祐那里尋求診治,該患者的握力和體力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中間不休息的話一次只能走幾百米,且無法單腳站立。萩原給她開了可有效提高體力和精神的牛車腎氣丸。此后,該患者的握力恢復到10kg以上,一次能夠步行2000~3000米。 萩原解釋稱,“漢方的本質是激發出身體自有的恢復能力”。如果完全檢查清楚患者的情況再開藥,有可能通過一種漢方就能改善好幾種癥狀,“有助于避免混雜用藥”。 報道稱,但是,這需要掌握正確的醫學知識。2015年,日本老年醫學會制定了《高齡人士安全藥物治療準則2015版》,首次收錄了根據科學依據用漢方治療高齡人士的內容。在面向高齡人士的處方不斷增加的背景下,鼓勵專科醫生以外的其他醫生進行安全治療。另一方面,漢方是否為解決老齡化發展帶來的醫療費用負擔加重問題發揮作用呢?從此角度出發的新研究在日本也已開始。 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副理事長北島政樹在慶應義塾大學當外科教授時,發現做過大腸癌手術的患者服用具有激活腸道功能的“大建中湯”的話,住院時間將會縮短。其他研究者經過詳細調查也發現,平均每個人住院的費用從26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8萬元)降低到了23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4萬元)。北島表示,“從減輕醫療費用的觀點來看,有必要解明漢方是否真的有效”。 |
相關閱讀:
- [ 05-08]中醫在保加利亞獲青睞 但醫師素質良莠不齊
- [ 04-28]杏林飄香哈瓦那——傳統中醫“扎根”古巴記
- [ 03-28]黑人中醫扎根中國33年 掌握多地方言
- [ 02-24]那些熱衷中醫的外國人
- [ 01-22]通訊:一位古巴中醫師的執著與堅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