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安曼5月21日電 綜述:世界經濟論壇多舉措“問診”中東北非就業和教育難題 新華社記者林曉蔚 第16屆世界經濟論壇中東北非峰會21日在約旦死海之濱舒奈閉幕。本屆峰會響應“推動代際轉型”的主題,就青年就業與教育問題推出多項舉措,以應對中東北非地區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等難題。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2年中東北非地區青年失業率高達29%,位居世界各地區之首。在本次論壇上,世界經濟論壇與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首次推出“阿拉伯創業百佳”計劃,遴選阿拉伯國家100個小型新興企業予以政策及資金支持,意在鼓勵年輕人創業、推動阿拉伯國家產業升級。 這些新興企業絕大部分都將盈利模式建立在新技術之上,如人工智能、區塊鏈和衛星遙感等。參會人士認為,扶持這些高科技創業公司,一方面有助于縮小中東北非地區與歐美國家的科技差距,另一方面也能帶動阿拉伯國家的年輕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多個國家還表示,將努力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推動后者2012年啟動的“性別平等特別行動”,努力促進女性在勞動力市場平等就業,消除女性在職場受到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 與會人士一致認為,高等教育轉型和完善職業培訓體系是阿拉伯國家教育領域面臨的難題,并計劃在普及互聯網及教育培訓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 約旦政府與峰會組委會聯手推出了“給所有人的互聯網”計劃,致力于提高普通人,尤其是女性和難民的互聯網應用能力和使用程度。這一計劃近年已在阿根廷、盧旺達、南非和烏干達推行,約旦是首個踐行的中東國家。 本次峰會還見證了巴勒斯坦教育基金的啟動,這項規模為1億美元的基金將助推巴勒斯坦國家教育系統的轉型。 世界經濟論壇提出的“阿拉伯就業新視野”計劃在過去數年來已完成了對25萬人的就業技能培訓,下一步該計劃將力爭在2018年把培訓人數提升至100萬。同時,該計劃還將選擇一個國家進行教育、培訓與勞動力市場的系統化改革試點。 此外,中東北非地區近年來的難民潮問題也是峰會關注重點。官方數據顯示,僅約旦境內就接收了約130萬敘利亞難民。此外,每年還有大量難民從非洲通過地中海進入歐洲,帶來了諸多經濟和社會問題。 聯合國難民署副高級專員凱莉·克萊門茨在峰會期間指出,教育和就業是避免難民出現“失落一代”的重要保證。與會的加拿大移民部長艾哈邁德·胡森年幼時曾是索馬里難民,他呼吁國際社會將難民視為資源,而并非負擔。 |
相關閱讀:
- [ 03-24]哈烏經濟論壇舉行 兩國簽署10億協議
- [ 12-16]安倍擬訪俄出席經濟論壇 日企對俄積極投資
- [ 02-27]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經濟論壇召開 俄政界盼為經濟支招
- [ 05-25]美國前高官稱美國抵制圣彼得堡經濟論壇的企圖破滅
- [ 05-07]俄羅斯稱對美企拒絕出席圣彼得堡經濟論壇表示理解
- [ 10-16]韓意舉行經濟論壇 韓提議在韓流及時裝領域合作
- [ 05-02]美國擬不參加圣彼得堡經濟論壇 俄稱美自找不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