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們村的變化真大,公路通到家門口,家家都有固定收入,貧困戶住上了新樓房,日子越來越好。”近日記者來到青秀區劉圩鎮那度村,談到脫貧工作帶來的新變化,村民玉榮實高興地說。 隨著脫貧工作不斷推進,貧困村那度村的變化一天一個樣。 轉觀念 激發群眾積極性 那度村屬于少數民族聚居村,全村現有人口1517人,總戶數410戶,無村集體經濟收入。該村多年來以傳統農業為主,村民收入低,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 “群眾最盼的是什么?就是摘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2015年10月,南寧市社保局干部韋建云被選派到那度村擔任第一書記。韋建云上任后的一件事,就是進村入戶進行家訪,了解村情民意,與村干部、致富能手、老黨員和貧困戶等進行溝通,聽取群眾對發展產業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積極推動該村土地流轉工作。為了把扶貧對象情況摸清搞準,韋建云把自己的聯系方式印在小卡片上,發給每一個村民。 “很多村民對政策不了解,對發展產業沒信心。要改變那度村的貧窮面貌,首先要改變村民的思想觀念。”韋建云認為,增強群眾脫貧主動性是首要問題。為此,他組織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及貧困戶多次到企業和其他產業發展較好的村參觀學習,“參觀后,大家感觸很深,發展產業的意愿變得越發強烈,工作開展起來也順利多了。” 按照韋建云的提議,村支部以扶貧濟困為宗旨,逐一對村里的貧困戶進行認定,并幫助他們制訂了脫貧計劃。 強基礎 修橋引企促增收 找準了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明晰了今后的幫扶目標后,韋建云還和村干一起對全村幫扶工作進行了規劃,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那度村有一座橋年久失修,橋面坑洼不平,車輛出入困難,村民通行也存在安全隱患。 “一下雨路就更難走了,雞蛋裝上車還沒出村就震得稀碎,好好的一個致富項目就這么黃了。”村支書玉向榮說。 路不通則產業不興,要發展談何容易? 改善交通條件,才能助力產業發展。韋建云聯系了一家愛心企業,企業同意出資修繕并擴建村里的橋梁。韋建云馬不停蹄地趕回那度村,連夜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發動全村干部群眾投資投勞修路。 這期間,那度村還建成了一棟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新公共服務中心樓,完成了生態停車場、村坡巷道硬化、人飲工程、文藝隊標準建設和精準脫貧土地流轉等28項便民項目。 基礎設施的改善為生產生活提供了條件,也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看著村里的變化,村民對發展產業的態度也由開始的質疑轉變為積極支持。 “我真沒想到,養牛可以脫貧,還蓋上了新房子。” 玉榮實今年春節搬進了新家,非常感激產業發展給他帶來的實惠。 2016年,青秀區在那度村引進了四野牧業有限公司,引導村民開展肉牛養殖,政府出資幫助玉榮實認養了兩頭牛,并送給他50只雞苗,還給他爭取了小額貸款并把這筆錢入股到公司。到了年底,玉榮實小額貸款和四野牧業的肉牛養殖分別獲得了4000元的分紅,加上種甘蔗和養雞的收入,玉榮實年純收入超過1萬元。 那度村因地制宜,鼓勵村民發展種養業,除了引進四野牧業,還成立養豬(年出欄1千頭以上)、香樟樹(300畝香樟樹)等農民專業合作社3個,先后組織了農村黨員培訓班32期、種養殖技能培訓班16期、致富能手培訓班13期,引導和帶動群眾參與到脫貧產業項目發展中來。 在玉榮實的計劃里,今年要繼續種甘蔗、種水稻,還要種香樟。“我想再給新房添置新的家具家電,把生活過得更好。”玉榮實信心滿滿,干勁十足。 促和諧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百姓是“水”,村干部融不進去,就成了浮在上面的“油”;融入其中,干部才能由“油”變“魚”,如魚得水。 因存在“黨組織服務意識差、服務能力弱、群眾意見大”等問題,那度村黨支部被列為2016年整頓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 那度村黨支部直面問題,把基層黨建提檔升級作為整頓工作的突破口,將整頓工作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精準扶貧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通過走訪老黨員、群眾代表找問題,精心制定了整頓方案,明確落實第一書記和支部書記為首問責任人,工作隊黨員干部為直接責任人,對專題學習討論中查擺出來的問題清單,倒排期限,一件一件銷號式全面公開整頓。 那度村黨支部還創新推行黨建三級網格化管理模式,把全村分成14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數額不等的黨員,形成以村黨支部為主體,支部黨員、美麗廣西(扶貧)駐村工作隊為主導,黨小組、黨員中心戶、村民代表為核心的垂直引領、平行互助工作網絡。在日常工作中,網格黨員對照作風建設的要求,戴黨徽、亮身份,主動入戶走訪村民家,宣傳黨的政策、收集民情民意,協調解決村民反映的問題,積極改善那度村基礎情況。 “現在村干和村民的關系得到了很大改善。村民們更信任我們,有事也愿意和我們商量,村干的威信提高了。”韋建云說。 現在那度仍有2戶5人尚未通過脫貧驗收,計劃2017年脫貧摘帽。“我們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讓我們村以后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韋建云道出了大伙的心里話。 |
相關閱讀:
- [ 04-26]南寧公積金貸款新規: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
- [ 04-22]南寧東站劉三姐服務臺 將民族文化融入車站服務
- [ 04-17]廣西南寧有外來人員誘拐搶奪學生? 警方辟謠
- [ 04-14]南寧海關破特大跨省邊境汽車走私案 案值約19億元
- [ 03-01]帥爆了!南寧地鐵一小鮮肉撞臉陳冠希迪瑪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