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羅畢5月29日電 通訊:“鐵軌上的肯尼亞”期待“中國制造”助其騰飛 最近,肯尼亞內羅畢的鐵路博物館人氣比平時旺了許多。“中國制造”的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蒙內鐵路)即將開通的消息讓這個東非國家興奮不已。一百年前乘著火車奔向獨立的肯尼亞,如今期待嶄新的“中國制造”鐵路助其實現經濟騰飛。 “肯尼亞是誕生在鐵軌上的國家。”博物館的小冊子如此介紹肯尼亞與鐵路的“親密”關系。 肯尼亞的第一條鐵路米軌鐵路誕生于1901年,由當時的英國殖民者修建,彼時“肯尼亞”這個名稱尚不存在。對于英國殖民者而言,這里只是一片無名的荒原,擋在了他們和烏干達豐富的礦藏之間。 為了打開烏干達的大門,加強對英屬東非的控制,英國政府決定在東非修筑一條鐵路,連接印度洋上的蒙巴薩港和內陸的烏干達。由于修建條件異常艱苦,大批印度勞工死亡,這條鐵路也被稱為“瘋狂的鐵路”。 “當時修建鐵路的印度勞工沒有現在的大型機械,很多鋪設工作只能依靠簡單的工具,甚至是徒手。”博物館館長莫里斯·巴拉薩告訴記者,根據博物館的資料顯示,從1896年修建開始到1901年鐵路竣工,共有2493名鐵路工人死亡,“每一英里米軌鐵路,都是由四條鐵路工人的生命鋪就”。 英國殖民者恐怕不曾料到,這條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建的鐵路,卻最終幫助肯尼亞走向獨立。“當時的許多愛國人士就是乘著火車,到肯尼亞四處演說,為獨立運動爭取支持。一些武器也通過鐵路運送到了反抗軍的手里。”巴拉薩說。 米軌鐵路如今已運營超過百年,設施老化和缺乏維護使列車行駛速度從早先的每小時70公里下降到每小時40公里,肯尼亞大部分的貨物運輸也因此轉移到了公路。同許多肯尼亞人一樣,巴拉薩期待設計客運時速120公里(貨運80公里)的蒙內鐵路能激活肯尼亞的鐵路系統,推動肯尼亞的工業化。 “未來乘坐蒙內鐵路可以在一天之內往返內羅畢和蒙巴薩,這是以前坐火車和大巴都無法實現的。貨物能在一天之內從蒙巴薩抵達內羅畢,而靠公路運輸則可能要好幾天。”巴拉薩說,隨著人員與貨物流動成本的降低,沿線的商業和工業都將獲益。 由中國路橋承建的蒙內鐵路全長480公里,總投資38億美元,是肯尼亞獨立以來修建的最大基建項目。這一龐大工程也引發了一些外國媒體的質疑:這會是又一條“瘋狂的鐵路”嗎? 而在巴拉薩眼里,“瘋狂的鐵路”這個稱呼只能說明歐洲殖民者對非洲的無知和輕視,而修建標軌鐵路是肯尼亞作出的一個“明智選擇”。 “蒙內鐵路絕不是另一條‘瘋狂的鐵路’,這是一條清醒而明智的鐵路。”他非常肯定地說,“中國公司出色地完成了建造任務,向世界證明了這一點。” |
相關閱讀:
- [ 03-31]穿鐵軌拍“花海列車” 游客破壞鐵路護網行為屢現
- [ 02-09]春運故事:鐵軌上的新婚夫婦
- [ 02-07]澳年輕人為博眼球在鐵軌及車廂外做驚險動作
- [ 11-20]印度高速列車出意外200余人死傷 或因鐵軌斷裂
- [ 11-11]新華僑報:層層生活重壓將日本人逼下鐵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