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又有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實施。其中包括,不得非法出售個人信息;販賣50條公民個人信息可入罪;民用無人機施行實名登記;鼓勵實施農藥減量計劃;微信公眾號未經許可禁止提供新聞信息服務。安徽新規還明確,“驢友”違規“探險”被困,救援費用自己掏。 網絡安全法規定 不得非法出售個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網絡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其中專門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法律還明確打擊網絡詐騙,懲治攻擊破壞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境外組織和個人。 販賣50條公民 個人信息可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6月1日起施行。這是“兩高”首次就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出臺司法解釋。根據刑法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為“情節嚴重”。解釋中明確對于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50條以上即算“情節嚴重”。在履行職責或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數量或者數額達到相關標準一半以上的,即可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構成犯罪。 民用無人機 施行實名登記 民航局下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規定適用于在我國境內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要求自6月1日起,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和民用無人機擁有者須在“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https://uas.caac.gov.cn)上申請賬戶,并將系統給定的登記標志粘貼在無人機上。 安徽: “驢友”違規“探險”被困 救援費用自己掏 《安徽省旅游條例》6月1日起實施。條例規定,在禁止通行、沒有道路通行的區域,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違反規定開展風險性較高的旅游活動,否則一旦發生旅游安全事故,旅游活動組織者以及被救助人不僅需要自掏腰包承擔救援費用,還有可能面臨罰款。 成都: 禁止占用城市道路 開展棋牌娛樂活動 《成都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自6月1日起施行。新條例明確了禁止占用城市道路開展棋牌等娛樂活動。新條例還對“城市家具”管理予以了明確規范,要求對附著于城市道路的書報亭、信息亭、路燈桿、路名牌等設施進行統一規劃、有序設置、日常維護,同時,保持設施的干凈整潔、牢固安全。 微博、微信公眾號 未經許可禁止提供新聞信息服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自6月1日起施行。明確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范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轉載新聞信息,應注明新聞信息來源、原作者、原標題、編輯真實姓名等,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原意和新聞信息內容,并保證新聞信息來源可追溯。 關系國家安全重要網絡產品 應經網絡安全審查 《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試行)》自2017年6月1日起實施,旨在提高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可控水平,防范網絡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辦法》指出,關系國家安全的網絡和信息系統采購的重要網絡產品和服務,應當經過網絡安全審查。 新版《農藥管理條例》 鼓勵實施農藥減量計劃 新修訂版《農藥管理條例》6月1日起正式施行,農業部門將對農藥生產、經營、使用進行一體化監督管理。其中規定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的生產。要求縣級政府制定并組織實施農藥減量計劃,對實施農藥減量計劃、自愿減少農藥使用量的給予鼓勵和扶持。 海南: 學校門口周邊200米內 不得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 《海南省食品攤販監督管理辦法(試行)》6月1日起施行。辦法規定,城鎮幼兒園、中小學校門口周邊200米范圍內以及公共廁所25米范圍內不得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食品攤販應當在其攤位顯著位置,張掛食品攤販信息公示卡和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從事食品經營活動時應當穿戴整潔,保持個人衛生,從事現場制售食品的工作人員應當佩戴口罩。 |
相關閱讀:
- [ 04-28]5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規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 [ 03-29]4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規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都有哪些?
- [ 02-13]政府信息公開需法律法規給力
- [ 02-09]畜禽養殖造成污染,可能會觸犯哪些法律法規?
- [ 12-27]水部街道舉辦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