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6月1日電 (記者 張茵 實習生 楊瀟瀟 通訊員陳旭紅)肉松也叫肉絨、肉酥,是一種將肉除去水份后制成的粉末狀食品,肉松香味四溢口感好,深受人們喜愛。然而日前,一段關于“肉松漢堡里的肉松是棉花做的,是垃圾”的視頻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 視頻中,一中年男子將肉松面包中肉松撕下來泡在水里,并進行攪拌,接著將泡了水的肉松撈起來,用手指搓了幾下,告訴大家肉松其實是棉花做的,并怒求大家轉發、點贊。 1日,記者從浙江金華永康公安局經濟開發區派出所獲悉,日前,警方根據線索找到了傳播該視頻的男子林某(永康人),通過調查后,警方揭露此“真相”為虛構。 原來,林某日前在網上看到一個關于肉松是棉花做的視頻后,非常氣憤。由于平時生活中,林某就是一個“肉松愛好者”,看到自己愛吃的零食居然是這個樣子,林某簡直不敢相信,又氣又惱。 于是,林某決定要將這個“真相”告訴更多的人,讓大家遠離可怕的垃圾食品,還特地請來朋友幫忙拍攝視頻。視頻中,林某將肉松放在水里泡了一會后撈起,并就肉松的外觀便聲稱肉松就是棉花做的。 林某的實驗過程不僅“簡單粗暴”,而且毫無科學依據,然而卻受到了微信朋友圈大量轉發。民警將林某做實驗的肉松面包送到相關部門進行鑒定,此肉松蛋白質含量為9.86/100G,是貨真價實的肉松。而如果為棉花所做,則不含有蛋白質。 目前,林某因涉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依法行政拘留7天。(完) |
相關閱讀:
- [ 06-01]食品謠言的背后是情緒焦慮
- [ 06-01]網絡謠言頻現新花招:內容移花接木 專家暗藏貓膩
- [ 06-01]福州安德魯森“棉花做肉松”?謠言!
- [ 06-01]癌癥互聯網謠言怎么破
- [ 06-01]網絡謠言頻現新花招:內容移花接木 專家暗藏貓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