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臨近,一些高中開展集體活動,讓高三學生在緊張備考之余減輕身心壓力,輕裝上陣迎接高考。 6月3日,中國小朋友教外國小朋友寫毛筆字。當日,由武漢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的“最炫民族風——武漢首屆國際兒童節嘉年華”在武漢舉行。 5月30日拍攝的佛山鹽步老龍,全長36.8米,有著570多年的歷史。鹽步老龍“探契仔”是龍舟文化中的傳統習俗,每逢五月初五,鹽步老龍以長者身份來到位于廣州的泮塘龍舟根據地探望“契仔”。 “中國師傅教我開火車!”——肯尼亞首批女火車司機亮相蒙內鐵路 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蒙內鐵路)5月31日正式通車,肯尼亞總統肯雅塔將親自登上列車試乘。首發列車由肯尼亞歷史上首批女司機駕駛。今年1月中旬,包括艾麗斯在內的7名肯尼亞姑娘遠赴陜西寶雞鐵路技師學院接受培訓。經過大約50天的理論知識學習和模擬駕駛,姑娘們熟悉并掌握了中國生產的內燃機車結構和工作原理,以及駕駛、檢修與維護的標準程序。 5月31日,國際兒童節臨近,成都鐵路局重慶客運段動車二隊值乘的重慶至福州D2228次列車上舉辦一場兒童節活動。活動現場邀請了一位小女孩穿著動車制服,為列車上的乘客們進行服務,讓她體驗“動妹”平日的值乘工作,同時也給旅途中的孩子們帶來一份快樂。 5月31日,西安市周至縣駱峪九年制學校三年級學生李欣在吃營養餐。近年來,陜西省重點針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推進營養改善計劃,從2012年起在43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啟動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同時將該計劃與2009年開始的“蛋奶工程”并軌實施。截至2016年底,計劃已惠及陜西107個縣(市、區)的230萬名義務教育學生,累計投入膳食補助資金55億元,農村中小學生營養不良狀況得到改善。 在云南怒江州蘭坪縣啦井鎮,一眼古鹽泉曾使當地變身鹽馬古道的交通網中心,幾度沉浮至今,“桃花鹽”已成為當地村民無法割舍的情懷。5月31日,啦井鎮鎮長和剛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蘭坪縣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的腹地,是滇川藏鹽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而啦井鎮(原稱“喇雞鳴”)是蘭坪縣的老縣城,也是云南省著名的鹽鄉,境內的“桃花鹽”在清同治年間就已開采,通過鹽馬古道遠銷至緬甸北部,享有極高的聲譽。圖為古法煎制桃花鹽使用的“梅花灶”。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彩虹太陽能無人機圓滿完成臨近空間飛行試驗。太陽能無人機具備超長航時特點,未來留空時間可長達數月至數年。此次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已成為繼美、英之后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6月3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獵鷹9”火箭準備發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3日利用“獵鷹9”火箭發射“龍”貨運飛船,第11次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宇航員補給和實驗設備,其中引人矚目的是一項中國獨立設計的實驗首次飛向國際空間站。 6月1日,四川省華鎣市安丙小學學生在慶“六一”主題活動中表演“安丙腰鼓”。 6月1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人們在乾州古城萬溶江邊觀看降雨后水位上漲的河水。5月31日晚至6月1日,湖南湘西迎來強降雨天氣,當地國土資源局、氣象臺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 5月30日是傳統的農歷端午節,也是羌族一年一度的瓦爾俄足節,俗稱羌族的婦女節。 6月1日,中新網記者探訪了設于海南省博物館內的“華光礁1號”沉船保護實驗室,該實驗室目前正對出水的511件船板進行3D激光掃描、拍照,再后期整理建模以還原“華光礁1號”的“前世今生”。十年前,中國首次進行大規模遠海水下考古發掘,從“華光礁1號”南宋沉船遺址中發掘萬件出水古瓷器、鐵器、船板等。目前,3D激光掃描已近尾聲,預計半年時間內將還原“華光礁1號”沉船真面目。圖為工作人員拼接船木以便掃描。 近日,位于江西省贛縣區江口鎮的千畝荷花悄然綻放,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觀賞,享受夏日清涼韻味。 蒙內鐵路是中國幫助肯尼亞修建的一條全線采用中國標準的標軌鐵路,全長480公里,東起港口城市蒙巴薩,西至內羅畢,未來還將延伸至烏干達、盧旺達等非洲國家。圖為5月29日,一列火車行駛在肯尼亞蒙內鐵路蒙巴薩段。 這是從尖沙咀拍攝的維多利亞港夜景(5月26日攝)。處于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景色迷人,炫美璀璨,其夜景曾被評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每晚由維港兩岸40多座摩天大樓參與的世界頂級燈光音樂匯演——幻彩詠香江,通過互動燈光及音樂效果,展示出維港充滿動感和多姿多彩的一面,吸引著大量游客來此觀賞。太平山頂、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金紫荊廣場、前九廣鐵路鐘樓等被香港旅游發展局列為香港十大景點,尖沙咀海濱花園、女人街、廟街夜市、蘭桂坊、星光大道也都因各自獨有的特色被列入這一名單中。這些景點作為游客必游之地,同時也是香港本地市民茶余飯后、放假休閑的好去處。 5月29日早晨,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象山鎮隆慶村魚池,鷺鳥在水面嬉戲捕食。正值“鷺鳥王國”南昌市象山森林公園鷺鳥繁衍之季,鷺鳥在森林公園周邊魚塘和田野覓食,舞動的鷺鳥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5月31日,中新社記者探訪位于青海省藏醫院藏藥制劑室,該制劑室系中國面積最大、制劑類型最全、年生產能力最強的藏藥制劑室,可生產12種藏藥劑型的368種藏藥品種,年產能力200噸。圖為藏藥丸劑生產線。 5月30日清晨,浙江省紹興市迪蕩湖上空出現美麗的朝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