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曾經,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重災區。打擊犯罪,如何能斬草除根?當地不局限于詐騙環節,而是循線追擊斬斷利益鏈條,重在鏟除滋生犯罪土壤,強化基層治理責任,教育幫扶并舉,重塑社會風氣。 “林業部門為我們提供優良的果苗,還教我們栽培技術,一定會有好收成。”賓陽縣新橋鎮大羅村村民趙強(化名)的日子忙碌又充實。 去年7月,40多歲的趙強在家中被河南警方抓獲?!拔倚睦镫[約知道,幫別人取的那些錢來路不正,但還是沒經受住誘惑。”歸案后,他主動交代案情,退賠贓款,并取得受害人的諒解。同年8月,警方對他做出取保候審決定?;乩霞液?,趙強在政府部門和村“兩委”的幫助下,重拾起種植百香果的技能,靠本事吃飯,走正道賺錢。為擴大規模,他從親戚朋友那兒借來一些錢,村干部又為他擔保,讓他獲得了5萬元銀行貸款。 “有了發家致富的好路子,再也不想走歪路、掙黑錢了!”趙強說。 警方集中統一行動、循線追擊,斬斷利益鏈條 賓陽曾是遠近聞名的重要商埠。然而,近年來產業轉型升級沒有跟上,一批過剩勞動力滯留。在這些需要再就業的人員中,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幻想開始流行。 “在南寧打工,一個月3000塊錢,日子緊巴巴的,總想能快點過上好日子。”2016年春節前,阿五(化名)在賓陽老家和朋友聚會時,聽說“搞網絡”來錢快,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記不清刷過多少銀行卡了?!睆氖码娦旁p騙這一年多,阿五盜刷他人銀行卡時仍會“手抖”,心慌恐懼與興奮快樂交織。實際上,雖然騙到了一些錢,他日子過得并不舒心,為躲避公安,經常要躲進村里交通不便、位置隱蔽的老房子。怕家人發現,他每天起了床就出門,有時連吃飯都不回家。良知和金錢之間,他一直掙扎,直到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成本低、利潤高,從2009年開始,詐騙犯罪逐漸蔓延?!辟e陽縣公安局副局長曹韓文說,詐騙對象多為外地人,當地人沒有意識到危害所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跟風加入。 南寧市、賓陽縣兩級公安機關加大打擊力度,不局限于詐騙環節,而是循線追擊,力爭將整條利益鏈斬草除根,提高犯罪成本。據南寧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唐斌介紹,自治區公安廳與南寧市公安局共建了廣西(南寧)反虛假信息詐騙中心,公安與通信運營商、金融機構聯席辦公,實現了涉案賬號快速查詢凍結、涉案手機號快速封停。市局在賓陽縣成立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站,刑偵、網安、情報等部門警力進駐工作站,對賓陽縣的電信網絡違法犯罪進行打擊整治。去年,市局開展了代號為“神劍—斬釘”的打擊整治電信詐騙集中統一行動,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集中抓捕。 發放撲克牌“通緝令”,做通家屬工作動員嫌疑人自首 得知兒子肖康秋(化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被通緝時,新橋鎮大林村村民八叔氣得高血壓差點發作。 八叔有5個孩子,肖康秋排行老四。一直以來,父子間疏于交流,近一兩年,肖康秋都沒回過家。 “做了這樣見不得光的事情,他逃不掉的!”八叔痛心疾首,在當地干部的不斷動員下,他讓女兒女婿想辦法聯系肖康秋,勸其投案自首。今年4月,在姐姐的勸說下,東躲西藏的肖康秋回老家自首。 在大林村,八叔家并非特例。據賓陽縣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大隊長呂達武介紹,去年,賓陽縣公安局將248名在逃網絡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和個人信息印上撲克牌,通過發放撲克牌發動通緝。被印上撲克牌的嫌疑人中,大林村占了19人。隨后,賓陽各級干部多次進村入戶,做通犯罪嫌疑人家屬的工作,動員嫌疑人投案自首。在大林村,肖康秋自首后,19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自首人數達到了13人。 2016年,南寧警方共抓獲電信網絡詐騙嫌疑人1224名,同比增長77.4%,其中有196名嫌疑人投案自首,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同比上升94.9%。與此同時,發案數同比下降79.2%,損失金額同比下降71.5%。 網格強化綜合治理責任,加強教育幫扶和就業引導 “要鞏固成果,還必須做好綜合治理。”賓陽縣委書記朱亞明告訴記者,全縣被劃分為16個一級網格、233個二級網格,縣直單位干部、鎮干部、轄區公安派出所和村干部責任到人,對網絡犯罪涉案重點鄉鎮開展全面入戶訪查整治行動。 “我們徹底摸清村里重點人員基數,將他們的真實身份、網絡虛擬身份、上網渠道、交通工具等相關信息調查清楚?!弊鳛榫W格化一員,賓陽縣蘆圩鎮派出所教導員張俊穎派駐在顧明村委,“我們會一人一檔造冊管理,從源頭上加強對電信網絡詐騙嫌疑人的掌控?!?/p> 同時,賓陽縣強化治理責任,對不敢管、不敢抓的基層村干部進行調整或撤換處理,僅新橋鎮就調整了自然村黨支部書記24人。 “重塑社會風氣,也要做好教育幫扶?!辟e陽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謝文介紹,一方面,賓陽建立完善鎮、村、學校、年級、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分級責任制,防止在校學生流失,對在校學生開展心理輔導、行為矯治、法制教育和家訪,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另一方面,將打擊治理電信網絡違法犯罪內容寫進中小學生教材,且列入考試范圍。 為防止已受到打擊處理的年輕人“重操舊業”,賓陽縣還加大了就業創業的引導培訓力度。去年以來,當地先后組織44場專場招聘會,舉辦技能、創業培訓,累計培訓1300多人,引導794名幫教對象轉移就業。此外,賓陽縣引導幫扶一些“重點鎮”“重點村”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在新橋鎮大羅村,記者了解到,在嚴打電信網絡詐騙的同時,著重推進小五金產業發展。村里以“公司+農戶”的模式,創建了一個集標準廠房、高層住宅、休閑活動中心于一體的小五金創業園,很好地解決了本村及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 |
相關閱讀:
- [ 06-03]有房有車還不滿足 茶葉老板“轉行”干起電信詐騙
- [ 06-02]高三學生自稱高考試題答案代理商 伙同他人詐騙
- [ 06-02]“提供低價奶源”詐騙套路多 “新法”專治電信詐騙
- [ 06-01]莆田:六人街頭合伙詐騙 一市民被騙7000元
- [ 06-01]網絡實名制全面到來 讓謠言、詐騙遠離網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