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只爭朝夕的5年。“天眼”探空、“蛟龍”探海、神舟飛天、高鐵奔馳、北斗組網、大飛機首飛……一批分布在高端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化等方面的重大工程驚艷全球。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的提升,創新畫卷壯闊鋪展,重大工程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可靠支撐。 這是敢為人先的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調南方之水、從風中取電、織高速路網、在云端架橋,從承諾“決不讓困難群眾掉隊”到織就“全球最大健康保障網”,重大工程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之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戰略謀劃,創新發展理念,重大工程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強大保障。揚起13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風帆,中國這艘航船正向著偉大復興征途奮勇前行。 圓百年復興之夢—— 重大工程實現新跨越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一個國家只是經濟體量大,還不能代表強。面對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新的突破口。 建設世界上第一條高寒高鐵,唯一熱帶地區高鐵,時速300公里及以上高鐵運營里程達9600多公里,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同等級高鐵線路的總和。神州大地飛馳的高鐵,已是世界鐵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中國高端裝備的亮麗“名片”。 從“長征七號”到“長征五號”,中國運載火箭成功升級換代,擎起邁向航天強國的中國力量;嫦娥五號蓄勢待發、火星探測正式立項,中國的深空探測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小目標”;從“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到“空間應用服務體系”,中國空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政府在關系國計民生和產業命脈的領域要積極作為,加強支持和協調,總體確定技術方向和路線,用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搶占制高點。 近年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戰略制高點,我國在多領域布局了一批重大工程,集中力量、協同攻關,為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彰顯“領跑”之志,支撐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 “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多,“墨子號”飛向太空,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游星漢;使用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登上超級計算機榜首;C919成功首飛,實現國產大型客機“零的突破”……5年來,重大工程建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成就,載人航天、量子通訊、載人深潛、航空母艦等重大成果和關鍵性突破,為我國成為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科技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的對比,也決定著每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并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平均每年帶動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 ——打造新增長極,推動中國經濟向中高端升級。 株洲“動力谷”、武漢“光谷”、沈陽機器人、無錫物聯網、西安航空航天產業……5年來,根據國土的區域空間布局、生產要素條件和研發制造基礎,我國制訂了一系列發展規劃和專項行動,產業發展形成新版圖,依托一個個重大工程,區域間、產業間發展不平衡問題正在破解。 在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程”上,重大工程建設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站在新的歷史新起點,集合力、匯民智的重大工程堪稱‘火車頭’,帶動產業改造升級,搶占未來發展先機。”工信部部長苗圩說。 ——織就保障億萬群眾生活的幸福網。 為國者,以民為基。 南水北調工程,世界最大規模的人工調水工程,自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兩年多來,惠及8700萬人,在保障用水、修復生態、抗旱排澇等方面取得了綜合效益,大大緩解了受水區的水資源短缺矛盾。 三北工程,被譽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截至2015年,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918.5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到14.4億立方米,目前正在加速織就帶、片、網相結合的“綠色萬里長城”。 夢想,從歷史長河中走來,閃耀著偉大復興的曙光。大到醫藥制度改革、教育資源的調配,小到一根光纖、一張電網的鋪設,重大民生工程所及之處,“點亮”一方百姓生活,也為13億多人民兜底。 |
相關閱讀:
- [ 06-05]砥礪奮進的5年:十八大以來重大工程建設述評
- [ 06-04]【砥礪奮進的五年 脫貧攻堅·記者在現場】花椒種出“麻辣”生活
- [ 06-04][砥礪奮進的五年]巧種藥材治"窮病" 寧明縣那楠鄉康峙村攻堅記
- [ 06-04]【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蹲點日記】寧夏蔡川村:小資金撬動大脫貧
- [ 06-04]【砥礪奮進的五年·蹲點貧困村調研采訪】小合作變成了大聯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