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6月8日議會大選僅5天時間,倫敦又遭遇恐怖襲擊,而且這是近3個月內,英國第三次發生恐襲。保守黨對工黨的領先優勢已從20個百分點縮小為5個百分點。恐襲的“橫生枝節”會否抹平雙方差距甚至打破保守黨原以為鎖定的勝局?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選民可以基于各種理由選出他們心目中的理想政黨。但是隨著選戰進入沖刺階段,誰能確保國家更安全,卻是一個擺在臺面上急需給予回應的訴求。 首相特蕾莎·梅在講話中已明顯抬高調門,她認為英國對極端主義給予“太多寬容”,今后不能再容忍極端主義意識形態有“滋生的安全空間”,不管是網上、還是現實世界中。這意味著必須采取軍事行動,以便擊潰盤踞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同時在英國國內也要采取行動。 在工黨黨首科爾賓這邊,似乎也在抓住恐襲的機會進一步追趕保守黨。科爾賓將英國卷入海外戰爭與國內的恐怖主義掛鉤。“我們需要采取更明智的方式來減少恐怖分子由國家培養、恐怖主義孕育于國家行為這類威脅。”科爾賓這一招確實取得效果。民調顯示,這一觀點獲得大多數英國人的共鳴。 復旦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認為,恐襲會是影響大選的一個因素,比如安全問題會成為選民的一大關切,但是恐襲的權重不應被過分夸大。畢竟大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場景,其結果也是由多種因素綜合所致。目前來看,保守黨贏的概率還是比較大,即便最后沒能以絕對優勢勝出,或者工黨比預期收獲更多選票,但也不能簡單歸結于恐襲發揮了“臨門一腳”的效應。比恐襲更重要的因素恐怕還有很多,比如政策因素。考慮到在脫歐過渡期,英國經濟可能遭遇一些困難,為此,特蕾莎·梅推行一系列收縮政策,包括削減醫療、教育、養老金、社會保障預算以及推進私有化,這些做法傷害了中下層民眾的利益,可能導致選票流失。除了政策因素外,英國的現實環境也會對大選結果產生影響。當前,英國外有與歐盟艱巨的脫歐談判,內有脫歐遺留下來的社會分化,同時還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形勢。客觀來說,一個強勢的領導人可能更適合英國。 據英國媒體5日報道,一名參與倫敦恐怖襲擊事件的嫌疑人曾因試圖征召學齡兒童加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而被兩次舉報。(記者 廖勤) |
相關閱讀:
- [ 06-06]為倫敦恐襲發文 特朗普又和倫敦市長懟上了
- [ 06-06]“伊斯蘭國”認領倫敦恐襲 英警方逮捕12人
- [ 06-06]倫敦恐襲中遭割喉 澳大利亞女子大難不死
- [ 06-06]倫敦恐襲后大漲價 優步被批“趁火打劫”
- [ 06-06]英大選在即恐襲成辯論焦點 兩大黨就反恐互相指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