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同樂村平溪屯,覃奶時清老人教同樂苗族鄉中心小學學生學侗族刺繡;下圖:覃奶時清老人制作侗族刺繡作品(2月22日攝,拼版圖片)。廣西賓陽縣鄒圩陶瓷制作已有200多年歷史,制作時采用本地特有的紅泥,工藝考究復雜,被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上圖:在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安善小學,溫桂元利用課余時間教小學生唱壯族三聲部民歌;左下圖:在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安善村下安屯,溫桂元展示自己獲得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榮譽徽章;右下圖:在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安善村下安屯,溫桂元整理壯族三聲部民歌材料(2010年11月11日攝,拼版圖片)。 被譽為民族音樂“活化石”的馬山縣壯族三聲部民歌,以其獨特的演唱技巧和風格迥異的民族唱法,展示了獨有的藝術魅力和深刻內涵,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年85歲的溫桂元老人是馬山縣古零鎮安善村下安屯人,2009年6月榮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