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州市善璉湖筆廠工人王曉華在水盆車間加工兼毫筆頭(6月7日攝)。
2006年,湖筆制作技藝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發展,湖筆技藝也面臨更多的挑戰。“年輕人對傳統手工不太感興趣,主要是‘誘惑’太多。同時對傳統文化沒有準確認識,這就需要輿論引導,多介紹一下諸如湖筆這樣的傳統書寫工具。”南京大學教授、國家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徐藝乙說。
今年3月,中國發布《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對振興包括湖筆在內的傳統手工藝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其傳承也應該遵循生產規律和市場規律。
“從業人員也不用太著急,關鍵是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貝繼承好。能夠成為傳統的,一定是競爭出來的。誰愿意用那種邊寫邊掉毛的毛筆練字呢?”徐藝乙說。
新華社記者馮源攝

湖州市善璉湖筆廠工人吳娟華在水盆車間加工羊毫筆頭(6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馮源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