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開,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4大行業納入試點范圍。自此,所有營業稅納稅人都改為繳納增值稅,標志著營改增試點稅制轉換階段工作完成。 營改增試點在全面推開一年之后,交上了出色“答卷”。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統計顯示,減稅效果明顯,實現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減稅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營改增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以及新動能加快成長,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一年減稅6993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年來減稅7000億元左右。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底,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年來共減稅6993億元。其中,四大行業減稅2419億元,前期營改增的“3+7”行業(交通運輸業、郵政業、電信業3個大類行業和研發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鑒證咨詢、廣播影視7個現代服務業)減稅2162億元,原增值稅行業減稅2412億元。 “營改增試點自推出之日起就被視為落實結構性減稅的重要措施。隨著營改增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勞務納入抵扣鏈條,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下降的同時,增值稅稅基的縮小也有效減輕了原增值稅納稅人的稅負。”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表示。 有120年開采歷史的淮南礦業集團是全國六大煤電基地之一,也是去產能、去杠桿的重點企業。2016年,集團實現利潤10億元,同比減虧增盈30億元?!皩崿F扭虧脫困,得益于去產能、轉型發展和推進服務產業快速發展,這三者背后都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稅收政策?!被茨系V業集團財務部部長劉萬春說,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集團全年減稅規模達8100萬元,激發了企業活力,幫助企業度過去產能的陣痛期。 “從降成本來看,營改增是典型的通過改革降成本,具有長效性,這與通過優惠政策短期降成本結合起來,可以實現改革效應與政策效應的疊加放大?!敝袊斦茖W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 營改增作為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財稅部門用“工匠精神”做好各項試點準備和實施工作。 大連市國稅局從稅收政策、賬務核算、內部管理、經營周期等方面入手,深挖稅負波動原因,讓納稅人實實在在受惠;廈門國稅針對互聯網企業大多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特點,組成專家輔導團隊,幫助企業梳理可抵扣進項稅額的成本費用項目,確保企業能夠完善上下游抵扣鏈條。 促新動能加快成長 “營改增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其對改革的影響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體性的?!眲⑸邢Uf。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使增值稅的抵扣機制延伸到服務業,貫通了二三產業之間的抵扣鏈條,有效降低了分工細化過程中的稅收成本,促進了專業化分工、拉長了產業鏈,催生了大量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南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說,營改增還有力拓展了小微企業生存空間,帶動了創業創新。營改增后,大量服務業企業都屬于小規模納稅人,由營業稅依5%稅率和含稅價計算應納營業稅額,改為按3%征收率和不含稅價計算應納增值稅額。在增值稅征收率低于營業稅稅率、增值稅稅基小于營業稅稅基的情況下,這些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下降約40%。 內蒙古國稅部門統計,一年來,全區共有24.8萬戶營改增小規模納稅人享受減稅4.78億元,減稅面達100%。烏海市烏達區的新德友餐飲娛樂公司財務人員李普榮說:“我們企業營業收入將近400萬元,增加了35%,但少交的稅有8萬多元,稅負減少40%還多,這么大的‘紅包’的確可觀。” 為更好適應新稅制,實現減負,企業更加注重與上下游企業分工協作,完善企業治理機制,強化成本控制,內部管理流程更加科學高效,盈利能力明顯提高。 全面營改增政策,對建筑行業來說是一個新課題。江西新余天工方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迎難而上,不僅讓公司的稅負降低了1到2個點,還強化了財務核算、規范了經營管理,讓企業在行業競爭中贏得更多的發展優勢。公司總經理張美英說,公司在選擇材料供應商時,會充分考慮是否可以獲得能夠有效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對材料款有了一定的管控;同時,對工程款和勞務支出款也有一定的管控,消除了以往因為工程款和勞務支出款發放不到位而產生的糾紛。 |
相關閱讀:
- [ 06-15]“后高考經濟”漸熱 消協提醒要理性消費
- [ 06-15]永春縣岵山鎮:林下經濟風生水起
- [ 06-15]中國經濟會否出現探底?統計局回應三大熱點
- [ 06-15]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估意義重大
- [ 06-15]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是海峽論壇重頭戲 助推兩岸經濟前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