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5日消息(見習記者 許睿)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蘋果公司近日更新規定:在App內向原創作者的“打賞”屬于“應用內購買”,所有蘋果用戶打賞支付須使用蘋果官方支付渠道,并要向蘋果分成30%。如果拒絕執行則有可能導致應用下架。 國內APP運營商的反應如何? 在蘋果公司發出這個通知后,國內多家APP反應各不相同。通知發出后,直播平臺安然接受30%的渠道費,而像今日頭條、知乎這樣的APP也選擇了妥協。 蘋果公司收取的30%的渠道費究竟是從哪里出呢?直播平臺根據各自條件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一部分將費用轉嫁給用戶,而另一些則選擇自己承擔。而知乎專欄則發布公告稱,iOS3.5.3版本的知乎App更新之后,專欄打賞功能將接入應用內支付機制,蘋果公司將從中扣除32%作為手續費,結算周期將延長。 而相較于向蘋果“低頭”的平臺,擁有8億用戶的微信則選擇拒絕支付30%的渠道費,與蘋果“開撕”。微信的實際行動時下架了iPhone微信公眾號文章的“贊賞”功能。今年4月,微信通過其官方公眾號“微信派”先后發布一則《遺憾通知》和一則《再次通知》,稱關閉了iOS版微信公眾平臺贊賞功能及替補的二維碼轉賬功能。蘋果方面則回應稱,微信打賞功能并非蘋果逼停的,微信本應該與其他應用開發者一樣,使用應用內購買的方式讓用戶可以打賞文章。 30%的“過路費”不少,征收這樣的過路費是否有理? 在蘋果公司看來,30%的渠道費是有理有據的。蘋果聲稱的“打賞”并非是用戶對內容提供者的支持鼓勵,而是與購買游戲、音樂和影片一樣,被視為應用內購,蘋果應獲得30%的分成。 有美國科技媒體分析稱,蘋果此舉有理。蘋果這么做將使打賞功能走出灰色地帶,更多應用開發者可能會用打賞替代廣告,去獲得收入。打賞功能的正規化以及未來的快速發展有可能促使這一行業迅速壯大,更多內容制作者可以有更大的動力去制作高質量數字內容。 而眾多網友卻有著不同的意見。在大多數人看來,蘋果的新規是一種蠻橫的“薅羊毛”行為。 蘋果征收渠道費的背景是什么呢? 有分析稱,蘋果收取渠道費有氣背景,一是蘋果在華業績不佳,二是虛擬產品定價紊亂。 2016年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出貨量約為4490萬臺,同比下降23.2%,市場份額為9.6%,排名第四。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逐漸被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占據。與之相對,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超過美國市場占據iOS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在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中,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游戲,其次是社交類應用。 而虛擬產品定價方面,iOS系統對虛擬商品的抽成并不是新規,已經有五六年歷史。此前,蘋果對第三方平臺方執行得模糊,這次是將原來模糊地帶的東西明確化了。 |
相關閱讀:
- [ 06-14]對巨無霸企業要保持高度警惕
- [ 06-12]用戶“打賞” 蘋果要分30%
- [ 06-05]陜西延安:將“小蘋果”打造為脫貧“大產業”
- [ 05-31]蘋果強推IAP機制被指涉嫌壟斷
- [ 05-31]蘋果商店崩了?你的應用怎么辦?
- [ 05-25]蘋果開始試產micro LED屏幕
- [ 05-25]iphone8被看好?蘋果市值破八千億美元
- [ 05-24]打賞都要分三成,蘋果實在太霸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