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食品衛生堪憂 除了各種說不清來源的“保健品”“藥品”,網絡直播平臺上還有出售點心、菜肴的直播視頻。記者初步統計發現,通過網絡直播購買各種食品的用戶幾乎遍布全國各地。 在一網絡直播平臺上,一個名為“皮皮”的網絡主播在直播售賣煮熟的小龍蝦。 這一直播間的名稱為“麻辣小龍蝦99四盒送一盒小龍蝦”,簡介寫著微信號。記者看到,在直播視頻里,一名女士背對鏡頭坐在馬扎上,她身前擺放著兩個盛滿小龍蝦的大盆子,盆子右側放著一個裝有處理過的小龍蝦的白色箱子,這名女士腳邊則放著一個小號的紅色盆子,里邊裝著小龍蝦被處理掉的鉗子等。 直播視頻里,這名女士手法很熟練,只見她用左手從大盆子取一只小龍蝦,接著右手拿著鉗子在小龍蝦身上快速操作,被卸下來的廢物直接扔進腳邊的小盆子里,小龍蝦處理完成后則被順手丟進白色箱子,一氣呵成,處理一只小龍蝦前后不超過10秒。 記者觀察到,直播視頻里,這名女士處理小龍蝦的環境不能用衛生來形容,盛放小龍蝦的器具很臟,這名女士也未戴口罩和手套。 按照直播間公示的微信號,記者添加這名網絡主播為好友。 剛剛通過好友申請,記者就收到對方發來的語音:“99元四盒送一盒,不包郵。快遞費你給我可以,也可以到付。” 這名網絡主播告訴記者,她從江西九江發貨,用順豐快遞,然后加上冰袋并用真空包裝,“放心肯定不會壞的,如果壞了的話,算主播的責任”。 記者了解到,這些小龍蝦都是網絡主播和家人在九江的赤湖抓的,名為赤湖清水蝦。 在記者與網絡主播聊天時,網絡直播仍在繼續,此時鏡頭切換至廚房。直播視頻里,廚房很簡陋,一個靠窗的煤氣灶上放著一個盛滿油的大鍋,旁邊的桌上放著幾瓶調料,僅此而已,別無他物。 緊接著,一名男子出現在直播視頻中,大鍋里的油燒開后,這名男子將小龍蝦倒進鍋內。接著,網絡主播再次出現,開始翻炒小龍蝦。 在這個過程中,這名網絡主播除了偶爾和旁邊的人說幾句話,并沒有和粉絲互動。記者留意直播間發現,詢問想購買的人確實不少。 網絡直播繼續,網絡主播將小龍蝦炒熟后,畫面切換到一個很大的桌子,這張桌子上放著一摞一次性餐卡、一大盆煮熟的小龍蝦。此時,網絡主播的身影出現在鏡頭前,只見她戴著透明口罩,正在往一次性餐盒中夾小龍蝦。 記者注意到,這名網絡主播一只手戴著一次性的透明手套,不時還停下來低頭按幾下手機。 這名網絡主播說:“一個這樣的餐盒大概盛20只左右,每個餐盒我都會盛滿。” 畫面的邊緣顯示一摞快遞單,一名未露臉的女士在不停地填寫快遞單。 一段時間后,桌上已經擺滿了裝滿小龍蝦的一次性餐盒。買四送一,記者粗略統計餐盒和填好信息的快遞單,這名網絡主播當天至少要發40幾個快遞。 在另一家網絡直播平臺上,這種售賣各種食品的直播間也有不少,僅售賣小龍蝦的就有七八家。視頻里,除了環境不同,其他都很相似,尤其是,衛生條件都不好。 |
相關閱讀:
- [ 06-12]網絡直播調整過后如何發展 短視頻將成突破點
- [ 06-08]網絡直播頻“秀下限” 查處風暴能否遏制利益亂象
- [ 05-25]針對部分網絡直播平臺涉嫌違規問題 文化部開展專項清理行動
- [ 05-25]治理網絡直播 文化部關10家網絡表演平臺
- [ 05-23]網絡直播不是想播就能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