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駿作(新華社發)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6月14日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調升到1%至1.25%的水平,同時宣布,將在今年開啟實施縮減資產負債表(簡稱“縮表”)計劃。加息符合普遍預期,市場反應較為平靜,“縮表”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受到廣泛關注。 時隔三月再次加息,符合市場預期 美聯儲于13—14日召開了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會后發表聲明稱,今年以來美國勞動力市場表現持續強勁,經濟溫和增長。美聯儲預計,隨著貨幣政策逐步調整,經濟活動將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將繼續加強,近期用于衡量未來12個月的通脹率的指標將維持在2%以下,但中期內將穩定在2%左右。 基于以上情況,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調升到1%至1.25%的水平,貨幣政策立場依然寬松,支持勞動力市場環境繼續改善,以及通脹持續回歸2%。近期經濟前景風險基本平衡,但美聯儲將密切關注通脹情況。 由于提前消化了美聯儲加息預期,消息公布后,市場反應相對平靜。美股盤中一度下挫,但低位反彈。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46.09點創新高,標普500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窄跌幅。而美債收益率下跌,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跌6.9個基點,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8.2個基點。美元指數對加息決議反應平淡。 外界預測,美聯儲下一次加息將在9月,但如果美國通脹低迷狀況持續到今年下半年,美聯儲未來將會對加息節奏作出調整。此外,多位經濟學家建議美聯儲提高通脹目標,認為提高通脹目標將幫助美聯儲在下一次經濟擴張時有空間進一步提高利率。 公布“縮表”路線圖,避免引發金融震蕩 針對外界關注的“縮表”議題,美聯儲表示,將在今年開啟實施縮減資產負債表計劃,通過減少到期證券本金再投資,逐步縮減美聯儲持有證券。根據美聯儲當天公布的收縮資產負債表計劃,美聯儲將每月縮減60億美元國債、4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縮表”規模每季度增加一次,直至達到每月縮減300億美元國債,2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目標為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為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實施數輪大規模的量化寬松政策,使資產負債表從危機前的不到1萬億美元迅速膨脹至4.5萬億美元規模。但隨著美國經濟穩步復蘇,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需要收縮到相對正常的水平,否則長期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導致美國經濟過熱,催生資產泡沫風險和刺激通脹飆升。 未來美聯儲如何“縮表”,以及對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影響如何,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當天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美國經濟增長符合預期,美聯儲可能會在較短時間內執行“縮表”計劃,逐步減少對美聯儲持有的到期證券本金進行再投資。但耶倫沒有透露“縮表”的具體啟動時間,以及“縮表”結束后可能達到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至于“縮表”結束后的資產負債規模,耶倫表示,“預計將把儲備余額和整體資產負債表規模削減至明顯低于近幾年,但大于金融危機之前的水準。” 據美國財經媒體報道,美聯儲期望把資產負債表縮減至2萬億—2.5萬億美元的規模,這意味著美聯儲將從市場上至少吸納2萬億美元基礎貨幣的流動性。美聯儲理事杰拉姆·鮑威爾則表示,考慮到近年來流通貨幣需求上升,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很難降到2.5萬億至3萬億美元以下。而高盛集團的分析報告指出,美聯儲最終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可能為2萬億至2.9萬億美元,完成“縮表”將花費兩年半到五年的時間。 經濟穩步增長,但存在通脹疲軟風險 美聯儲選擇在此時提出加息和“縮表”,就是希望在經濟穩定復蘇之際,在恢復貨幣正常化的道路上采取更為穩健的策略,量化寬松和“擴表”原本就是為應對金融危機而采取的“非常規”舉措。 美聯儲當天公布的聲明稱,美國經濟呈現溫和增長。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達1.2%。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則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增長2.1%。 但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仍存在通脹疲軟風險。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意外下降0.1%;5月零售數據環比下降0.3%,創2016年1月以來最大降幅;而主要受制造業、政府機構及零售行業裁員影響,5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13.8萬,大幅低于預期。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經濟學家大衛·佩吉表示,最近的通脹情況令人不安,而意想不到的疲軟可能會導致更謹慎地收緊貨幣政策。 美國財政部12日發布的美國政府5月份收支情況顯示,由于在醫療和國防方面的支出增加,政府5月支出遠大于收入,美國債務赤字升至884億美元,環比上升68.4%。而對于提倡減稅政策的特朗普政府而言,近期大規模增加收入的可能性非常小,這種局面對促進經濟增長十分不利,甚至有衰退風險。 |
相關閱讀:
- [ 06-16]美聯儲如期加息 中國可巧妙應對
- [ 06-16]美聯儲宣布加息25基點:今年內可能再度加息
- [ 06-16]美聯儲再加息各國波瀾不驚
- [ 06-16]美聯儲今年第二次加息 公布“縮表”計劃細節
- [ 06-15]美聯儲宣布今年第二次加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