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楊召奎)想買“鮮芋仙”,買到的卻是“鮮手仙”;想吃“鮑師傅”,買到的卻是“金典鮑師傅”……商標上“近似”、包裝上模仿等都是山寨產品營銷的手段。記者日前采訪了解到,面對“山寨”產品屢禁不止和維權成本高且獲賠概率低的窘境,一些大公司為防侵權無奈自己搶注“山寨”商標。 2017年4月,本報曾以《爆紅的“鮑師傅”受困冒牌的“鮑師傅 ”》為題報道了正規的“鮑師傅”糕點店,受到“精品鮑師傅”“金典鮑師傅”等山寨產品困擾一事。 “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日前表示,去年他向北京城6區的工商部門提供了30余份侵權報告,今年前4月已經提交了10多份。但由于“鮑師傅”并不屬于知名商標,工商執法部門的懲戒力度有限,有的地區工商部門介入后,對方會摘掉牌子,但過不了多久又掛出來了。“走法律程序維權成本又太高。” 事實上,不僅非知名商標的持有人維權難,知名商標甚至馳名商標的持有人維權也不容易。據了解,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標,正宗的“大白兔”奶糖的生產廠家,注冊了“大灰兔”“大黑兔”“大花兔”等多個近似商標;小米公司注冊了“大米”“藍米”“黑米”“紫米”“橙米”“綠米”“黃米”“桔米”等。而擁有正牌“雪碧”商標的可口可樂公司,也注冊了“雷碧”商標。 這些大公司為何要自己注冊“山寨”商標呢?北京市君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飛告訴記者,根據《商標法》的規定,申請注冊的商標,同他人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已經注冊的或者初步審定的商標相同及近似的,由商標局駁回申請。然而,認定商標是否“近似”,盡管有嚴格的標準,但商評委也有很強的主觀性,“你不注冊可能會被別人注冊了”。 王飛表示,《商標法》的一般原則是“注冊在先”,也就是說法律只保護依法首先申請注冊該商標專用權的企業。如果其他企業搶先注冊了與自己商標名稱“近似”的商標,又改變了字形和設計形式的話,想要認定對方商標侵權,不僅維權成本高,而且獲賠概率低。 而自己搶注則可避免今后的麻煩,也可避免“山寨”商標給自己的品牌帶來不良影響。這種做法被業內稱之為防御性商標注冊。 不過,工商總局也在加大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大企業今后可能會減少防御性商標的注冊。工商總局有關負責人日前告訴記者,今年將加大對馳名商標、地理標志、涉外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加強對老字號商標的注冊保護;堅決遏制違反誠信原則、惡意攀附他人商標聲譽或占有公共資源等惡意商標搶注行為。 |
相關閱讀:
- [ 06-17]漳州市工商局依托平臺優勢 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
- [ 06-12]長汀縣運用商標職能 扶持壯大美食產業
- [ 06-07]國家工商總局在南平設立商標受理窗口
- [ 06-01]石獅紡服業商標國際注冊突破50件
- [ 05-31]“小湖水仙”獲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