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中區交巡警支隊民警正在通過遠程平臺控制早高峰交通壓力。 陳超 攝 中新網重慶6月20日電 (記者陳超)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步發展,城市交通問題日益突出,傳統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已經逐漸不適應當前交通需求,加之重慶渝中區特殊環境和地理因素成為城市道路交通的發展瓶頸,發展智能交通是解決渝中區城市交通問題的最佳良方。記者20日從重慶市渝中區交巡警支隊獲悉,在渝中區交通信號燈聯網控制的基礎上,現已全面提升轄區信號燈智能化水平,經過全方位的“改頭換面”,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據渝中區交巡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轄區的燈控路口共99個,現在聯網的路口已達到了100%。和傳統紅綠燈控制最大的區別,就是實現全后臺操作,不再像以往,還需民警前往現場對紅綠燈的變換進行手動操作,大大節省了操作時間。 重慶渝中區交巡警支隊民警正在通過遠程平臺控制早高峰交通壓力。 陳超 攝 “通過對一條道路多個路口實行一鍵式遠程控制,實現全線綠燈通行,可達到迅速排解交通流量的效果。”民警告知記者。 “舉例來說,比如周末通過大坪正街前往九龍坡區的車輛較多,渝中區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就可以根據通行情況,調整綠燈放行,方便車輛快速出城。同時,比如菜袁路發生交通事故且出現交通滯留,中心就可以一次性遠程控制沿線多個外圍路口相應方向的信號燈為紅燈,避免車輛繼續進入菜袁路引起區域交通擁堵。”秩序大隊民警吳雪松舉例說。 “還有就是,如果一名危病兒童急需從九龍坡區經長江二路送往兒科醫院,此時指揮中心,只需根據需要對沿途進行緊急綠燈放行,對匯入路口進行紅燈管控,一鍵進行協調控制。” 圖為民警正在通過遠程平臺控制早高峰交通壓力。 陳超攝 據悉,渝中區交巡警支隊在重慶市率先實行了“區域自適應”控制。所謂“自適應”系統通過地磁感應線圈統計流量,從而推算環道的交通擁堵情況。當交通流量尚未達到飽和時,系統執行基礎配時的策略,配時時間隨流量自動調整,盡量使得車輛能一次性通過多個信號燈路口。而當流量達到飽和以后,信號控制的目標切換為“調流”,執行“流量跟著配時走”策略,紅燈和綠燈長短由信號燈根據具體流量自動選擇最優方案。如果排隊車輛積壓到路口,信號燈會自動變紅,不需再用民警手動卡車。 “簡單點來說,就是兩路口環道的交通流量情況匯總回智能交通中樞,系統自動調節配時,使各方向交通流通行達到最大程度的均衡和優化。”民警吳雪松介紹說。 采取區域控制后,重慶渝中區兩路口環道的通行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環道運轉順暢有序,高峰時段的通行能力由3300余輛/小時提升至4000余輛/小時,平均車速也由15公里/小時提升至18公里/小時。 |
相關閱讀:
- [ 06-20]河北萬元征集文明交通公益廣告創意作品
- [ 06-20]我室參與"倡文明交通 迎金磚賓客"志愿服務活動
- [ 06-20]省人社廳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
- [ 06-20]巡查路上撿掛包 南靖交通執法人員幫送回
- [ 06-20]三明交警公布5月份十起交通違法典型案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