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通過實施河長制規范河湖管理,安排專人保潔護水。圖為海珠濕地工作人員在清理湖面垃圾。鄒錦華攝 河長制推動廣東人民的母親河——珠江的水環境明顯改善。鄒錦華攝 近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廣州市越秀區東濠涌歷經6年治水實現的華麗蛻變:從劣Ⅴ類黑臭河涌到Ⅱ類優質水質,從人人繞道避之的地方到休閑漫步的好去處,在河長制助推下煥然一新的水環境,引來人們驚嘆。 黨中央、國務院去年底提出,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要求,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 近日,廣東版河長制實施藍圖出爐——《廣東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由省委辦公廳、省府辦公廳聯合印發。《方案》提出,到今年年底全省江河湖庫全面建立河長制,比中央要求提前一年;到2020年年底,基本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總目標,努力實現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走在前列。 江河湖庫眾多,水環境治理、水安全保障任務繁重的廣東,緣何有底氣和勇氣在推行落實河長制中爭當“排頭兵”?專家指出,廣東一直高度重視河湖管護機制創新,因地制宜施策,近年來結合深入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和山區中小河流治理等工作,在省內分類探索試行“構建珠三角綠色生態水網”、“打造粵東西北平安生態水系”兩種治河模式,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全面推行河長制積累了寶貴經驗。正因如此,廣東有信心打造好具有嶺南特色的河長制升級版。 珠三角 落實各級責任推動水環境治理 自去年11月任河長以來,廣州市黃埔區永和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黃俊韜每天都要到永和河巡視,走個兩三遍,一旦發現有污水排放或者水不清等問題,就立即在微信群里通知各部門著手處理。 “5月26號,群眾舉報河邊有口排放污水,市政公司溯源后發現是附近新建社區有3個污水源,我就向水務局報告,落實整改。”黃俊韜翻查著微信記錄告訴筆者。 在河長的督促下,通過當地環保、水務、建設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治水的方式,在過去一年里,永和街道共巡視了800多家企業,懲處了20多家違法違規企業,從而使其實施工業污水治理。這條曾經的廣州市重點治理的河涌,現在已經告別“黑臭”的污名。 不僅是廣州,河長制的推行也讓佛山的河流水質明顯改善,這在今年端午期間的龍舟賽中可見一斑。“以前河涌的水都黑乎乎的,我們都不敢發力,現在就不會了,有這么清的水,扒龍舟是一種樂趣。”龍舟隊員譚先生感嘆。 從2008年開始,為鐵腕整治汾江河,佛山制定并推出“涌長責任制”,次年4月,正式在汾江河流域16條河流實施,成為廣東河長制的雛形——分管副市長擔任汾江河河長,禪城、南海兩區副區長擔任段長,7個鎮街行政負責人擔任涌長,一旦發現有違規排污、傾倒垃圾、占用河道等破壞內河涌的現象,將追究河長、段長和涌長責任。 “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該市五區治理河涌共計長達4200多公里,修復和打造水系岸線景觀帶累計約600公里,打造出大批靚麗的河湖濱水生態景觀。目前,佛山已形成四級河長體系,由市委書記和市長掛帥,設立各級河長1276人。本月內,市水務局將成立專門的河長制辦公室,推進工作進一步落實。 目前,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江門等已探索建立河長制、涌長制或段長制,配套制定了具有區域特點的考核指標體系、河道管養模式和監督巡查辦法。 |
相關閱讀:
- [ 05-25]仙游鯉城街道創新治河管理機制 拆豬場清垃圾
- [ 05-13]司前鄉治河清污工程全面展開
- [ 04-11]仙游縣全流域綜合整治顯成效 全面升級治河護河“矩陣”
- [ 04-07]一員二責一人二管一月二評 閩清白樟推治河新機制
- [ 03-20]大田治河經驗獲中央肯定 新目標:雨天也要河水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